【译文】

类别:其他 作者:曹操字数:3536更新时间:23/03/24 11:55:51
(曹操说:选择便于军队行动和作战的地形行军。)孙子说,在行军作战中处置军队,观察敌情,要注意以下原则:翻越高山,要靠近山谷行进;(曹操曰:靠近水草,对行军作战有利。)在山地,军队要驻扎在高而向阳的地方;(曹操说:生,就是阳。)不要迎击已占据高地的敌人;(曹操说:不要仰攻占据高地的敌人。)这是在山地行军作战的处置方法。渡过江河后,一定要远离江河;(曹操说:引诱敌人渡河。)敌人渡水而来,不能在水中迎击,要等敌人渡过一半,而另一半在水中时再攻击,这样最为有利。想要作战,就不能靠河边迎击敌人;(曹操说:附,就是靠近。)军队要驻扎在高而向阳的地方,(曹操说:在近水地带行军作战也应驻扎在高处,前边向水,后边靠山。)不要处在江河的下游。(曹操说:防备敌人决水淹我们。)这是在多水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方法。通过盐碱地带时,只能急速行进,不能停留;如果与敌遭遇,必须靠近水草,依托树林。(曹操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与敌人在盐碱地带作战。)这是在盐咸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方法。在平原地区作战要占领平坦之处,(曹操说:便于战车、骑兵行动。)主要侧翼要依托高地,使前低后高。(曹操说:这样,对战斗有利。)这是在平原地区行军作战的处置方法。这是四种在不同地区处置行军作战方法的有利原则,黄帝就是用这四种原则战胜了在各地称帝的部落首领。(曹操说:黄帝刚称帝时,各地的部落首领也纷纷称帝,黄帝就是用这四种处置军队的原则战胜了他们。)军队行军作战,要力争占据干燥的高地,避开潮湿的洼地;占据向阳的一面,避开阴暗的一面;占据便于补给和防守的地方,(曹操说:依靠给养充足和向阳的高地。“养生” ,是说驻扎在有水草的地方,这样可以放牧、喂养牲畜。“实” ,就是高。)这样军队没有各种疾病,就必然会取得胜利。遇到有丘陵堤防的地方,必须占据向阳的那面,把主要的侧翼依托着它,这样对作战有利,地形也就成了取胜的辅助条件。上游降雨,水沫冲来,要徒步涉水,必须等水流稳定后再渡。(曹操说:唯恐走到中间时河水暴涨。)凡是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几种地形时,必须迅速离开,不要靠近。(曹操说:山深水大的是绝涧,四面高峻中间低下的是天井,深山中烟雾弥漫的是天牢,可以网罗隔绝人行的是天罗,地势低洼的是天陷,山涧中的道路狭窄,地形如同深数尺、长数丈的裂缝的是天隙。)我们要远离它,让敌人靠近它;我们要面向它,而让敌人背靠它。(曹操说:一般行军作战,都远离这六种有害的地形,让敌人靠近它,这样有利于我不利于敌。)行军时遇到有险阻、水网沼泽、芦苇丛生、树林杂密、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反复地搜索,因为这是伏兵、奸细可能埋伏、躲藏的处所。(曹操说:“险” ,是一面有高山,一面有深谷的险要地形;“阻”, 是河流交叉的水区;“演” ,是积水成池的胡泽;“井” ,是低下出水的洼地;“霞苇” ,是芦苇丛生的草地;山林,是树林杂窜的山地;“豁荟”,是草木茂盛可以荫蔽的地区。这以上论述的是地形,以下论述的是观察敌情。)敌人距离我们很近却安静不动的,是依仗他们占据的地形险要;敌人距离我们很远却主动挑战的,是妄图引诱我们冒讲,敌人占据了平坦的地区,是对他们攻和守都有利。(曹操说:占据的地形有利。)很多树木摇动,是敌人来了;(曹操说:砍伐树木,开道前来,所以摇动。)草丛中设有障碍,是敌人想迷惑我们;(曹操说:敌人在草丛中设障碍,是想让我们疑虑不定。)鸟惊慌飞起,是下面有伏兵;(曹操说:鸟飞起的地方,下面有理伏。)野兽惊骇奔逃,是敌人来偷袭;(曹操说:敌人摆开阵势,张开两翼,是想从两翼包抄、偷袭我们。)尘土直上直下高高地飞扬,是敌人的战车来了;尘土又低又广地飞扬,是敌人的步兵来了;尘土疏散、零乱,是敌人在砍柴;尘土小又时起时落,是敌人在设营。敌人的使者言词卑恭而在暗中加紧备战的,是准备进攻我们;(曹操说:敌军的使者言词卑恭,这是为了刺探我方的动向,实际上在背后积极备战。)说话强硬又摆开进攻阵势的,是敌人准备后退;(曹操说:这是诡诈。)敌军战车先出动,布在侧翼,是开始摆阵势;(曹操说:摆阵是准备交战。)敌人没有确定求和条件而来求和,是怀有阴谋;步兵奔走摆开战车,是准备与我交战;半进半退,是为了诱我深入。敌兵拄着兵器站立,是饥饿的表现;士兵打上水来自己先喝,是于渴的表现;见到好处也不肯前进,是过度疲劳的表现。(曹操说:士卒疲劳了。)敌人营寨聚栖着许多鸟,说明营寨空虚;士兵夜间诈呼,说明他们内心恐惧;(曹操说:士兵夜诈呼,是将帅不勇敢。)军队混乱,是将帅不威严;涟旗乱动,是队伍混乱;将官发怒,是士兵疲惫不听指挥;用军粮喂马,杀拉瑙重的牛吃肉,不携带炊具,不准备返回营寨的,是无路可走;低声下气、慢慢地和部下讲沾,是失掉了人心;(曹操说:谆谆,说话的表情;盒盒,失意的样子。)屡次对士卒行赏,是将帅无可奈何;屡次对士兵施罚,是将帅遇到困难;先对士兵强硬而后又惧怕他们,是最无能的将帅。(曹操说:开始轻敌,后来听说敌人的兵力多,又害怕与敌交战。接:曹操此汪与原意不符。)故军的使者来递礼致歉表示和好,是想休战。气势汹汹地向我逼近,可是很久不出战,也不撤退,对这样的敌人,要谨慎地观察他们的企图。(曹操说:防备敌人有伏兵袭击我们。)士兵不一定越多越好,(曹操说:估计敌我兵力差不多就可以了。另一种说法是,兵不是以多为贵。)只要不莽撞冒进,(曹操说:没有发现有利战机,不要前进。)能够做到集中兵力,判明敌情,战胜敌人就行了。(曹操说:给养要充足。)只有那些不深思熟虑而又轻敌的人,才会被敌人俘虏。将帅没有取得士兵的拥护就惩罚他们,士兵就会不服,不服就难于指挥他们作战;将帅已经取得士兵的拥护却不能对他们实施正确的惩罚,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用来作战的。(曹操说:将帅与士兵互相爱护、互相信任,如果没有赏罚制度,士兵就会骄横懒惰,难于指挥。)所以要用恩惠教育和影响士兵,用法令整顿和统一军队,(曹操说:“文”,指恩惠;“武”, 指法令。)这样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平时能够教育士兵严格遵守军纪、法令,战时士兵就会服从指挥;不能教育士兵严格遵守军纪、法令,战时士兵就会不服从指挥。平时能严行军纪、法令,战时将帅和士兵就能互相信赖。 地形篇 〔曹操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曹操曰:此六者,地之形也。〕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曰: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曹操曰:宁致人,无致於人。〕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曰:敌无备,出而胜之;敌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曰: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曰: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曹操曰:隘,两山之间通谷也,敌势不得挠我也。我先居之,必前齐隘口,陈而守之,以出奇也。敌若先居此地,齐口陈,勿从也。即半隘陈者从之,而与敌共此利也。〕险形曰: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勿从也,引而去之。〔曹操曰:地险隘,尤不可致於人。〕远形曰: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曹操曰:挑战者,延敌也。〕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所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曹操曰:不料力也。〕卒强吏弱,曰弛。〔曹操曰:吏不能统卒,故弛坏。〕吏强卒弱,曰陷。〔曹操曰:吏强欲进,卒弱,辄陷败也。〕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曹操曰:大吏,小将也。大将怒之,心不压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必崩坏。〕将弱不严,教导不明;吏卒无常,阵兵纵横,曰乱。〔曹操曰:为将若此,乱之道也。〕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曹操曰:其势若此,必走之兵也。〕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於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居死地。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曹操曰:恩不可专用,罚不可独任;若骄子之喜怒对目,还害而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曹操曰:胜之半者,未可知也。〕故知兵者,动而不困,举而不穷。故兵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