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类别:
其他
作者:
曹操字数:4746更新时间:23/03/24 11:55:51
(曹操说:将要进行战争的地区有九种。)孙子说:按照作战的一般规律,根据地区的不问,可以分成“散地”, “轻地”, “争地”“交地”, “街地”, “重地”, “纪地”, “围地”, “死地”, (曹操曰:这是九种地区的名称。)诸侯在自己的国境内作战,这样的地区叫做“散地” : (曹操说:士兵留恋乡土,离家近,士兵容易逃散。)进入别国境内不深的地区,叫做“轻地” ; (曹操说:士兵都可以轻易地返回自己的国家。)我军占据它有利,敌军占据它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 ; (曹操说:这种地形能够以少胜多,以弱击强。)我军可以去,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区,叫做“交地” ; (曹操说:道路恰好相互交错。)处在几个诸侯相互接壤的地万,(曹操说: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旁边还有别的国家。)先到达并且能够得到多数国家援助的地区,叫做“街地”; (曹操说:先到达并能得到其它国家的援助。)深入敌人国境,背后又有很多敌人城镇的地区,叫做“重地气(曹操说:深入这种地区难以返回。)行军在高上、森林、险阻、潮湿低洼等难以通过的地区,叫做“纪地”。(曹操说:这种地区缺少坚固的可供防守的有利地形。)进军的道路狭窄,返回的道路绕远,敌军用少数兵力可以击败我大部队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奋勇作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勇作战就会死亡的地区,叫做“死地”。(曹操说:前面有高山,后面有大河,前进不能,退却又有障碍。)因此,在“散地” ,不能与敌作战;在“轻地” ,不要停止前进;在“争地”,不要进攻占据有利地形的敌人;(曹操说:不应当进攻,应当先到达并占领这个地区为有利。)在“交地”,不要使部队联络断绝;(曹操说:军队内部要保持联系。)在“街地”,要联合结交诸侯,(曹操说:要联合诸侯。)在“重地”,要夺取敌人的物资粮株;(曹操说:储存军粮。)在“纪地” ,要迅速通过;(曹操说:不要停留。)在“围地” ,要使有计谋脱险;(曹操说:用出人意料的计谋。)在“死地” ,要奋勇作战。(曹操说:要拼死作战。)古代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使敌人前后不能策应,大部队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赖,官兵之间不能相互帮助,上下之间不能相互扶持,士卒离散不能聚集,即使集合起来也不能齐心作战。对我有利就打,对我不利就不打。(曹操说:迅猛地打击敌军,使他们溃散;扰乱敌军,使他们阵容不整齐,这时候调动我军去作战。)请问:假使敌军调动重兵有组织地向我军进攻,怎么对付他们呢?(曹操说:这是有人问。)回答说:先夺取敌人的战略要地,敌人就会听从我们调动了。(曹操说:夺取敌军所依靠的有利条件。如果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我们预想的目的就可以达到。)作战的规律主要是行动迅速,趁敌人措手不及,从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通过,去进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曹操说:孙子在这里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详细陈述作战的规律。)进入别国作战的一般规律是,深入进去就能专心作战,使敌人不能抵抗;从敌人富足的地方夺取军需物资,军队的供给就能充足;注意休整部队,不使他们过于疲劳,提高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军队,巧设计谋,使敌人不可推测。(曹操说:保养士兵,提高士气,部署军队,制定使敌人推测不到的计策。)把士兵放在没有退路的地方,即使有战死的危险,他们也不会逃跑,而是去拼死战斗,又怎么能不得到胜利呢?(曹操说:士兵拼死战斗,哪能得不到胜利!)这是因为士兵都使出全部力量的结果。(曹操说:在困难的地方士兵能心齐。)士兵陷入危险境地就不会再害怕,在没有去路的地方就会军心稳定,深入敌境军队就会团结紧密,(曹操说:“拘” ,就是象捆在一起一样团结。)迫不得已士兵就会拼死战斗。(曹操说:人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就会拼死作战。)因此,这样的军队不用教育就能有所戒备,不用要求就能听从指挥,不用宣誓就团结一致,不用命令约束就能遵守纪律。(曹操说:不用要求,他们自己就能做到。)禁止迷信,消除疑虑,士兵到死也不会动摇。(曹操说:禁止迷信和谣言,消除令人疑惑的事情。“士兵到死也不会动摇”一句,有的版本是:到死也不会有任何灾难降临。)我军士兵不惜扔掉财物,不是讨厌财物;没有贪生怕死的人,也不是大家都下想活着。(曹操说:全部烧毁自已的财物,不是讨厌东西多;抛弃钱财去死,是因为迫不得已。)在战斗命令下达的时候,坐着的士兵眼泪浸湿了衣襟,躺着的士兵眼泪流满面颊(曹操说:士兵都抱着必死的打算。)把士兵部署到没有退路的地方,他们就会象专诸、曹岁」那样勇敢。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指挥的军队好象“率然”; “率然”就是常山的蛇。这种蛇,打它的头时用尾巴来救应,打它的尾巴时用头来救应,打它的中部时,头和尾一起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象常山的蛇一样吗?”回答说:“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曾经是仇敌,但是当他们同坐一条船过河时,遇到大风,他们却能互相救援,配合得就象人的左右手那样协调。因此拴马埋车轮也不是可靠的办法。(曹操说:“方” ,就是拴马的意思;埋车轮是想不让车动。这是说,单靠消极禁止很难收效,不如因势利导,易于事半功倍。所以说,虽然使用拴马埋轮的方法,也是靠不住的。)要使士兵心齐勇敢得象一个人一样,这在于将帅治理得如何。要使强者和弱者都能发挥力量,这在于地理条件利用得适宜。(曹操说:使强者和弱者都能一致奋战。)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携起手来象一个人,是因为在处于危险境地时,众人不得不如此。(曹操说:使庞大的军队显示出整齐一致的样子。)将军处理问题,要冷静而善于深思,严正而且有条理,(曹操说:说的是遇事冷静,思考问题深刻,处理事情公正。)能够蒙蔽士兵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行动一无所知。(曹操说:“愚” ,是迷惑的意思。可以和士兵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却不可以和他们事先考虑行动的计戈。)战法经常变换,计谋不断更新,使士兵无法识破机关;更换驻地,走迂回的道路,使士兵难以推测行动的意图。将帅给士兵规定了任务,就如同士兵登到高处,将帅又把梯子撤掉一样,使他们只能上不能下;率领士兵深入诸侯的国境,就如同射出的箭一样,使他们只能向前不能后退。烧毁渡船,砸烂饭锅,驱赶士兵好象一群羊一样,赶过去,又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要去的地方。(曹操说:统一士兵的思想。)聚集庞大的军队,把他们部署到险要的地方,这是将军的责任。(曹操说:“险” ,是艰难的意思。)因此进入不同的地区作战,对于进与退的利害关系,人们的心理状况,不能不认真地研究。(曹操说:人之常情是看见有利就前进,看到危险就后退。)凡是进入别国作战的规律是:进入得深,就专心致志;进入得浅,人心就容易涣散。离开本国,越过国境出兵,就是进入了“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是“街地” ;进入别国“深”的,是“重地” ;进入别国“浅”的,是“轻地”;背后是险固地势前面是狭窄道路的,是“围地”;没有去路的地方,是“死地”。因此,遇到“散地” ,要使部队的意忘统一;在“轻地”要使部队联系紧密;(曹操说:让军队互相联系。)在“争地” ,要迅速绕到敌看占领它;(曹操说:有利的地形在前面,要急速行军绕到敌后抢先占领。)在“交地”,要谨慎地防守;在“街地”,要加强和诸侯的联盟;在“重地” ,要不断补充粮株;(曹操说:夺取敌人的粮食。)遇到“纪地” ,要快速通过;(曹操说:迅速通过,离开这里。)陷入“围地” ,要堵塞缺口;(曹操说:用这个办法使士兵死战的意志一致。)进入“死地”,要向士兵表示牺牲的决心。(曹操说:用这个方法鼓励士兵的斗志。)所以,士兵的心理是:被围困就会抵抗,(曹操说:遭到进攻就会坚决抵抗。)迫不得已就会坚决战斗,(曹操说:这是形势所迫。)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地就会服从指挥。(曹操说:陷入非常危难的地区,士兵就会听从指挥。)因此,不了解诸侯的动向,就不能预先确定外交方针;不了解山林、险阻、湖泽情况,就不能行军;不用向导带路,就不能占据有利地形。(曹操说:上文巳陈述过这三件事情,现在又说,是特别讨厌在这钟情况下用兵,所以又说了这些话。)以上这些事情,有一件不了解,就不是霸王的军队,(曹操说:说的是九种地理环境的利与害。也有人说是指上面这些事情。)凡是霸王的军队,攻打大国,要能使这个国家来不及集中民众;威力加在敌人头上,能使它的盟国不敢救援。固此不必争着同哪一国结交,不扶植哪一国扩大势力,只要伸展自己的意图,把威力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攻下敌人的城池,毁灭敌人的国家。(曹操说:所谓霸王,就是那些不使天下诸侯结成联盟,不使他们权势扩大的人,而是要破坏诸侯的结交,削弱他们的权势,因此,威力就可以伸展,自已的意图也可以实现。)颁发不在规定之内的奖赏,颁布不在条文之内的条令,统率庞大的军队,就象指挥一个人一样。(曹操说:“犯” ,是用的意思。能够讲清楚赏罚的规定,虽然指挥众多的士兵,也能象指挥一个人一样。)只向士兵交待任务,不告诉他们行动意图;只让他们知道有利的一面,不告诉他们有害的一面。(曹操说:不要让他们知道危害。)把军队部署到绝境中,士兵就齐心奋战,反而能保存;军队陷入死地,士兵就齐心奋战,反而能得生。(曹操说:士兵一定会进行殊死的战斗,所以在亡地是不会失败的。孙殡说:指挥作战,忌讳不把军队放在危急的境地中。)把士兵置于危险的境地,才能把握胜败。所以指挥作战要能虚假地顺从敌人的意图,(曹操说:“佯”就是欺骗。有人说,敌军进攻,我军要设好埋伏,然后打退它;敌军欲逃,我军要让出一条路,然后再乘机打它。)集中兵力向敌人一点进攻,虽行军千里,也能杀死敌人的将帅,(曹操说:集中兵力向敌人进攻,即使行军千里,也能捉住敌人的将帅。)这就是能灵活巧妙地运用战术而取得胜利的原因!(曹操说:这是办事巧妙的人啊!有的书上写成,巧妙进攻敌人,就能完成大事业。)因此,在决定战争行动时,就要封锁关口,销毁凭证,不准敌人的使者往来(曹操说:确定了作战时间。就要封闭关口,废除通行证件,不准敌人的使者往来。)在朝廷里勉励部下,计谋这些大事。(曹操说:“诛” ,是治理的意思。)在敌人开阖未定的时候,必须迅速乘机而入。(曹操说:敌军的防守有空隙,必须迅速地进攻。)要首先占领敌我必争的有利地形,(曹操说:占据有利地形。)不需要同敌人约期会战。(曹操说:比敌人后出发,却要比敌人先到达。)执行作战计划要随敌情而变化,用这个原则来处理战争中的问题。(曹操说:执行计划,没有一成不变的。)因此,开始象少女一样沉静,使敌人露出破绽,然后又要象脱兔一样突然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抵抗。(曹操说:少女表示软弱,脱兔表示行动迅速。)
火攻篇
〔曹操曰:以火攻,当择时日也。〕孙子曰:凡攻火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地。行火有因,〔曹操曰:因奸人也。〕因必素具。〔曹操曰:烧具也。〕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曹操曰:燥者,旱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四者,风之起日也。火发於内,则军应之於外。〔曹操曰:以兵应之也。〕火发,其兵静而勿攻,极其火央,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之。〔曹操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火可发於外,无待於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曹操曰:不便也。〕昼风久,夜风止。〔曹操曰:数当然也。〕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术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曹操曰:取胜明也。〕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曹操曰:水但能绝敌粮道、分敌军,不可夺敌蓄积。〕夫战胜攻取,不修其政者,凶!命之曰费留。〔曹操曰:若水之留,不复还也。或曰:赏不以时,但留费也,赏善不踰日也。〕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曹操曰:不得已而用兵。〕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用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曹操曰:不以己之喜怒用兵也。〕怒可复喜也,愠可复悦也;亡国不可复存也,死者不可复生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