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类别:
其他
作者:
(清)张裕钊字数:1273更新时间:23/03/24 11:58:41
[1]“光绪六年”三句:同治十年(1871)夏,沙皇俄国政府趁中亚浩罕汗国头目古柏侵扰我新疆之机,悍然出兵侵占我伊犁地区。清政府多次交涉。俄方均拒绝撤军。光绪元年(1875),左宗棠督办新疆军事,率兵讨伐阿古柏。光绪三年,新疆平定,次年,清政府派祟厚赴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并于光绪五年在沙俄胁迫下签订了不平等的《里瓦几亚条约》,丧失伊犁西南、南部及南疆北疆边境大片领土。由于朝野强烈反对,清政府拒绝批准此约。光绪六年,复派曾纪泽赴俄谈判,最后俄方不得不同意修改祟厚所订条约,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此约虽较崇厚所订条约减少了领土的丧失,但仍为一不平等条约。[2]登:登州府,辖今山东省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等地,治所在蓬莱。莱:莱州府,辖今山东省掖县、即墨、平度、海阳等地,治所在掖县。青:青州府,辖今山东省益都、临朐、广饶、博兴、寿光、潍县、昌邑、诸城等地,治所在益都。[3]燕台:即烟台。烟台为当时山东重要商港。番舶:我国旧时对来华的外国商船的通称,亦称“夷舶”。[4]吴公:吴长庆字筱轩,安徽庐江人,曾参与镇压太平国革命,官至广东水师提督,后曾驻师朝鲜。[5]济:成功。若:或者。[6]免:免于失败。[7]“《易》‘中孚’”句:“中孚”、“谦”、“明夷”均为《易》卦名。[8]“利涉大川”:《易》中多次出现此语,意为宜于渡过江河,引伸为能渡过难关。但“明夷”卦爻辞并无“利涉大川”一语。[9]率:遵循。允蹈:真诚地实行。[10]奉:遵行。[11]宁惟:“不宁惟是”之略语,意为不仅,岂止。“宁”字无义。[12]黔:自以为高明。[13]夷务:国际事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此后凡与外国战争、谈判、通商等事,俱称“夷务”。[14]糜:糜费,耗费。帑(táng倘)金:国库所藏金银。[15]痼:顽症。[16]结盟约:当时中外所订条约,实际上都是不平等条约,谈不上平等的盟约。[17]通互市:开展中外贸易,实际上是按不平等条约向帝国主义开放商埠。[18]错:交交错往来。[19]阗咽:充满,阻塞。胶轕(gé格):交错纠缠。“阗咽胶轕”形容中外交际的繁杂纷纭。[20]怀柔:中国古代的一种对外政策,即使用和平的手段笼络异邦,使之归附。包荒:语出《易泰》,原意为度量宽宏,对于地处荒远者都能容受而不歧视抛弃。后转意为宽容、谅解。实际上清政府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总是妥协退让,丧权辱国,所谓“怀柔包荒”,乃是一种“为尊者讳”的说法。[21]元臣:首辅大臣。[22]酬酢(zuò作):古时宴会上主向客敬酒叫“酬”,客向主敬酒叫“酢”,后即以“酬酢”指朋友之间的酒食往来。[23]刻绳:发明文字以前,人们以刻划木石或结绳记事,“刻绳”在这里意为牢记在心,耿耿于怀。[24]懻忮(jì zhì记至):忌恨。[25]下:退让。[26]恤:忧虑。[27]心竞:以贤德相胜。《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臣不以心竞而力争。”[28]协恭:协力奉行。恭:奉行。[29]揖:同“一”,“揖志”意为同心同德。辑:原意为协调驾车的马匹的行动,引申为治理,管理。[30]挢(jiǎo角)首:抬头。眄(miǎn免):望。“挢首而眄”意为抱着希望而抬头远望。[31]闉(yīn因):古代城门外层的曲城。[32]海隅:沿海地区。[33]褰(qiān千)裳:提起衣襟,形容赶路的样子。[34]券(quàn劝):证明。[35]俾倪(bì nì逆):同“睥睨”,侧目而视。[36]韪(wěi纬):是,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