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祭祀幼童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大蕊字数:2050更新时间:21/11/07 11:17:53
夜间,程沐迷迷糊糊中听到大门打开有人交谈的声音,她也没太在意,直以为是惠娘的丈夫回来了,嘴中嘟囔几句又转头睡觉了。 姜胤桓警惕的睁开双眼,竖起耳朵仔细听屋外的动静,先是听到大门大开又合上,接着似乎就是西厢房房门开关的声音,然后就一切归于寂静。 左边是姜慕霄磨人的鼾声,右边是一帘之隔程沐的呓语,姜胤桓认命的重新阖上了双眼。 第二日,天还未亮,程沐就听见一阵女人的哭喊,她当即惊醒起身坐了起来。 她这一番动作将床上的其余几人都吵醒了。 姜胤桓沉着声音问道, “何事?” “我似乎听见惠娘的哭声了。” 程沐一边穿着衣服一边焦急的说道,她要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惠娘的孩子还那么小。 随着屋外的声音越来越大,他们几人也都听见了惠娘的哭喊以及婴童的哭声,姜胤桓和姜慕霄迅速翻身下床。 他们三人穿好了衣服一起出门查看。 刚走出屋门,便看见惠娘一脸悲痛的瘫坐在地上,一脸不舍的看着男子怀中抱着的孩子。 男子抱着怀里不谙世事嚎啕大哭的孩子,也是一脸的苦楚。 “惠娘,外面这么冷,怎么一家三口在外面待着?” 程沐急忙跑过去将惠娘从地上扶了起来,还在哺乳期受了凉可怎么办。 惠娘站起来后却也只是哭泣不说话,眼泪顺着脸颊直流,眼睛哭的红肿。 程沐见惠娘并未理会她,又跑到男子身边, “大哥,进屋吧,别把孩子冻坏了。” 程沐看着哭的脸憋的通红的孩子一脸心疼,只想把孩子抱到屋里。 可男子却倔强的不为所动。 “夫妻争吵受累的可全是孩子。” 程沐站在他们二人之间苦口婆心的劝诫,希望能将这二人对峙的情景给结束。 “我们没吵架,只是我的孩子快要活不成了!” 惠娘站在一旁终是忍不住的崩溃,全身又支撑不住的瘫倒在地。 “这是为何?我看这孩子哭声中气十足,不像是生了什么疾病?” 姜慕霄站在男子身边,瞧着他怀里的孩子生气十足,十分诧异。 “这,唉!都是造孽啊!” 男子摇了摇头,眼泪也是夺眶而出。 “先进屋再说,别冻着孩子。” 程沐连推带搡的将二人推进他们的厢房。 惠娘进屋后就将孩子从男子怀中夺了过来,一脸心疼的将脸轻轻抚在孩子身上,双手轻轻安抚他。 男子擦了擦眼泪,双手作揖行礼以示抱歉, “打扰到公子们休息,是在下的错,给诸位赔个不是。” “这些都是小事,你快说说,为何这孩子命不久矣?” 姜慕霄摆手制止他的道歉,只想了解这孩子的其中原由。 “犬子马上要去祭献给山神了,这才说他命不久矣啊!” 男子神色中满是无奈。 山神? 这都什么破玩意? 男子未等几人搭腔,便接着自顾自地说。 为山神祭献幼童是他们村庄多年来的习俗,山神灵验的紧。 约莫二十年前,此地大旱,百姓们颗粒无收,食不果腹,各家都闹着人命。 有一日,恰有一道士途径他们村庄,他说要想活命,就要年年向山神祭献幼童以示诚意,这样山神才会保佑他们风调雨顺。 当时,村里已经饿死了许多人,村民们已经无路可走,只好听从这道士的话,起坛祭法,将饿的已经快不行的孩子打算送入山去。 可那道士拦着他们说,献祭孩童不得过三岁且年年五名均是活人才可。 村长就这样带着村民们在村庄里挑选合适的孩子,找够五名后就将孩子送入山中献给了山神。 虽然孩子的父母也是万般不舍,但为了村子活命也不得不忍痛割爱。 为山神献祭过后,一场大雨就落了下来,村民们欣喜若狂,对那道士再三叩拜以示感谢。 道士在离开之前,再三嘱咐村长,一定要年年献祭,不然山神发火的后果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要经历灭族之灾。 从此以后,家家户户轮着进献幼童便成了村里不可言说的习俗,村庄还特地改名为“五村”,以表达对山神的尊敬。 听男子讲完后,程沐怒不可遏,这封建的旧习俗平白无故害了多少人命,还都是可怜的幼童,他们怕是连挣扎都不会。 姜慕霄也是一脸气愤,如此惨绝人寰的做法他还是头次听说。 “所以今年是轮到你们家来出这孩子了?” 姜胤桓转头问男子。 “正是。” “不献如何?” “村长是不会同意的!山神若是发怒了这大家都得死啊!” 闻言,姜胤桓蹙眉,这男子虽不舍献出自家孩子,却深信山神之说。 “今年何时祭祀在何时?” 他不动神色的问男子。 “两日后便是了,今日村长便要见这孩子。” 说到这里,男子又是悲伤的抹泪,孩子都是自家的骨肉,谁又能舍得自家孩子去送死? 几人对此不好劝说什么,只能先安抚几句便先行离去。 回到他们的房间后,姜慕霄问向身旁沉思的程沐, “这事你怎么看?” “我是不信神魔鬼怪一说的 ,怕是那名道士在中间装神弄鬼,只是不知他为何如此残忍,年年要求祭献孩童。” 程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古代封建迷信些她是能理解的,可迷信到让孩子去送死她这就不能忍了。 更何况她还是在现代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一代青年。 姜慕霄也是在一旁气的直跳脚,他要把那个什么臭道士给抓出来将他碎尸万段。 这时,三人心有灵犀的都达成了一致的想法,将这件事情搞清楚,不能再让百姓受于蒙昧之中。 赵巧颜看着神色沉重的三人,不由得搂紧了一旁的被子,感觉有些瘆得慌。 程沐早晨做了些吃食后,留下他们那一份,剩下的便端到了惠娘房间中。 “惠娘,祭祀在何处举办你可知道?” 程沐假装好奇的询问情况。 惠娘食不下咽,放下碗中的粥,嘶哑着声音开口, “在村中的祠堂处,也是从那里出发上山将孩子送到山上的山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