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 期,1934 年6 月2 日。
类别:
其他
作者:
佚名字数:975更新时间:23/03/24 12:19:46
以农村为主的苏区,广大贫苦农民在过去无法求学,文化水平很低,
文盲普遍存在。
因此,苏区的教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适龄青少年的学校
教育和成年人的群众性社会教育。其中,在广大人民群众里开展识字扫盲运
动,进行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便成为普及文化教育,提高群众政治觉悟的
必由之路。
在革命战争条件下,教育不能脱离革命战争,但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
科学的部门,又具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事业的领导者,必须把在战争
条件下容易放任自流、杂乱无章的教育工作,纳入有组织有领导的轨道,使
各级教育部门有法可循,有章可依。
因此,瞿秋白接职视事伊始,便与教育部副部长、长期代理部长职务
的徐特立等一起,抓紧制订教育工作的各项法规条例。
从1934 年2 月到4 月,不足三个月时间,教育人民委员会在瞿秋白主
持下,共制订教育法规二十四个。今天遗存下来的是当时用毛边纸油印的一
册《苏维埃教育法规》。这是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师范和社会教育在内
的苏区教育法规大全。
这本《苏维埃教育法规》中收录的江西省第一次教育会议《关于省教
育部报告》中说:会议听取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同志关于新的教育政
策的报告。但瞿秋白这个报告,没有记录保存下来。我们对于他在中央教育
人民委员任内的具体情况,所知很少,仅从《苏维埃教育法规》中和一些同
志的回忆中,略知一二。
杨之华经过大量调查,所写的回忆录说:秋白经过调查研究以后,写
了一个苏区文化教育工作的方针与任务的计划,召集人民教育委员会的会
议,进行了研究讨论。据当时担任人民教育副委员和苏维埃大学副校长的徐
特立同志说,秋白到苏区后,从制订教育方针到编写教材,都提出了自己的
见解,不同意当时“左”倾路线指导下强调以共产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教育政
策和对知识分子的过“左”政策,因而发生了分歧和争论。①瞿秋白对于苏
区教育路线和政策,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同意过“左”的路线和政策,这
是可信的。他所写的《阶级战争中的教育》一文中,没有出现“以共产主义
为内容的国民教育政策”的内容和提法。但是,在制订教育法规条例时,便
不可避免地有所迁就,写进某些共产主义教育的提法。例如最后由人民委员
会主席张闻天签署的《小学制度暂行条例》第一章《总纲》便明确规定:“第
一条在工农民主专政下的小学教育,是要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
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①杨之华:《回忆
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