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杰夫便引着众人,迳自离开长汀,向陈立夫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2606更新时间:23/03/24 12:19:49
杰夫和朱培璜后来对这次失败的劝降供认不讳。朱培璜的结论是:“王杰夫 等专程到长汀,用尽欺骗伎俩,由于瞿秋白先生忠贞不屈,严词拒绝,致无 结果而返。”瞿秋白无意于名垂后世,但他却以其对党和革命的一片忠贞, 击破了国民党统治者的劝降阴谋,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英特纳雄奈尔” 国民党统治者既不能招降瞿秋白以巩固他的反动统治,便立即杀害瞿 秋白以除后“患”了。 本来,6 月2 日,蒋介石就从武昌行营给蒋鼎文发了一道密令: 龙溪绥署蒋主任:寒已法电悉。成密。瞿匪秋白即在闽就地枪决,照 相呈验。中正。 冬行息字印。 只是因为陈立夫遣人对瞿秋白劝降,所以拖迟了行刑的时间。王杰夫 等人一走,蒋鼎文、李默庵于6 月15 日、16 日、17 日连电催促三十六师迅 速执行蒋介石对瞿秋白的处决令。 6 月17 日夜,三十六师参谋长向贤矩象往常一样来到瞿秋白的囚室。 但这一次,他不是索供,也不是求诗。他是奉命有意把蒋介石的处决密令暗 示给瞿秋白。也许,这位蜚声国际的共产党人,在死神面前会吓得软瘫如泥。 瞿秋白万一有回心转意的表示,那岂不是意外之功。然而,向贤矩估计错了。 瞿秋白同往日一样,沉静,安详,毫无惧色。 6 月18 日,是瞿秋白就义的日子。 这一天,三十六师师部,兵卫严密,一派肃杀之气。早晨八点,三十 六师特务连连长走进囚室,向瞿秋白出示枪决命令。瞿秋白正在伏案挥笔书 写绝笔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 偈万缘空。”他一边手不停挥,一边镇静地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 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接着把诗写完,并附跋语,末署“秋白绝笔”字样。 这时,宋希濂和三十六师的大部分干部,共约一百多人,先后走到堂屋里来。 三十六师煞有介事地举行了军法开庭宣判。宋希濂说:九时二十分左右,瞿 秋白在蒋先启的陪伴下走出房间,仰面向站在堂屋里的这些军官们扫视了一 下,神态自若,缓步从容地走出了大门。他坦然正其衣履,到中山公园凉亭 前迫照。今天我们还可以从这幅珍贵的遗照上看到瞿秋白最后的风采。他上 身着黑色中式对襟衫,下身穿白布抵膝短裤,黑线袜,黑布鞋。背着两手, 昂首直立,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据一位临场记者当日 的报道:瞿秋白来到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 已见菲菜四碟,美酒一甕,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 ① 餐毕,出中山公园。瞿秋白在匪兵刀枪密布环护之下,慢步走向刑场。 刑场在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距中山公园二华 里多②。倘是怕死的人,不要说步行两华里,就是二十米也无法走,恐怕要 被人拖行的。瞿秋白手挟香烟,顾盼自如,缓缓而行。沿途唱《国际歌》, 并唱《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 万岁”口号。大概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国际歌》他是用纯熟的俄语唱的。 临场监刑的伪三十六师政训处长蒋先启原是留俄学生。他清楚地听到了“英 特纳雄奈尔,..英特纳雄奈尔,..”的歌声。到达刑场后,瞿秋白盘膝 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很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 仅三十六岁。 当日中午,宋希濂向李默庵电告:“青密。瞿匪秋白已于本日上午十时 遵令执行枪决。 除将该匪照片及处理经过各情另外呈报外,谨先电闻。职宋希濂叩。 巧午印。”下午,瞿秋白遗骸葬于罗汉岭盘龙岗③。①天津《大公报》,1935 年7 月5 日第四版。本书付梓前,看到《人民日报》1985 年6 月18 日起连 载三日的《为烈士辩诬》一文。这同该报五十年代刊登通信否定《多余的话》 为瞿秋白所写,一样;所异者,这次否定的是《绝笔诗》。作者用心良苦, 诚可感佩。 我们一些同志有一种简单的思想方法,即好人必须绝对的好,连情感、 个性,都不可不千人一面,否则,便一否了之。能够把瞿秋白狱中所写文字 包括诗词,一古脑儿否定掉,自然免去了诠释之累。然而,我至今不解:瞿 秋白的狱中诗词,包括《绝笔诗》,究竟有什么不好,有什么可怕?“心持 半偈万缘空”,无非是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唐弢语)的诗化语言的表述。 难道非要满腹诗文的瞿秋白去喊一声“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吗?至于 某些回忆材料,只可供参考;他昨天那么说,今天这么说,叫人怎样完全相 信他的话呢? ②笔者1979 年夏长汀之行,两次由中山公园凉亭遗址步行至罗汉岭下 瞿秋白就义地。 边行边记步数、时间。中速行走,约需二十分钟。以瞿秋白当时的身 体状况推算,至少要走四十分钟。 ③当日,匪军张贴布告,内称:“凡民国十六年以后,各地共匪之行动, 悉由该匪(指瞿秋白)唆使,以赣皖闽粤湘鄂豫川等省之生命财产,直接间 接,受该匪之杀戮焚毁者,不可以数计,其罪大恶极,已不容诛”。《福建民 报》1935 年7 月7 日第四版。 流芳万代 瞿秋白殉难时,除万里转战途中的红军和西北苏区外,在白色恐怖下 的黑暗中国当然不可能有悼念他的文字公开问世。 1935 年10 月,鲁迅开始为瞿秋白编辑遗文集《海上述林》。直到逝世 前夕,该书上卷由日本运到上海,他始终抱病怀痛,呕心沥血,把对敌人的 仇恨、对战友的怀念融铸在这本书中。《海上述林》署“诸夏怀霜社校印”。 “诸夏怀霜”,即是全中国人民都在深沉地悼念瞿秋白。这是多么深刻的含 义呵! 1936 年,瞿秋白殉难一周年时,莫斯科外国工人出版社编印了一本中 文书,书名《殉国烈士瞿秋白》。编者在引言中说: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好领导者之一,而且是中国人民最 优秀的领袖之一。他毕生为中国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奋斗到底。当他牺 牲的周年纪念日,不仅中国共产党员,而且全中国人民都必然要纪念这位优 秀的领袖。 这本书集录了陈云、李立三、杜宁(即杨之华)以及王明、康生等人 悼念瞿秋白的文章,毛泽东同志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一段文字,还有共产国际代表以及日本、英国、美国、 德国、加拿大、安南共产党追悼瞿秋白的文章。英国共产党的悼文说: 在英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中国工人和农民以及光荣的红军将会 替瞿秋白同志复仇的。当我们哀悼瞿秋白同志以及与他一同被害的其他同志 之时,我们务须加紧斗争以拥护中国的苏维埃政权。瞿秋白流芳百世! 共产国际代表的悼文,严厉地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写道: 让帝国主义的走狗们记住:红军今日对中国革命英雄——为中国人民 谋解放的英雄——的尸骨深表哀悼,而在中国共产党及红军领导之下的饥寒 交迫的中国人民,明天将给反革命的血腥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这两段文字,表达了国际无产阶级对于瞿秋白牺牲的沉痛悼念之情, 和对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正义声援。 瞿秋白就义十年以后,1945 年,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