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颜氏家训8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3211更新时间:19/03/19 11:03:09
慕贤第七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慕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①。”言 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②。傥遭不世明达君子③,安可不攀附景仰 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④,闻见已多,所值名贤, 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⑤,熏 渍陶染⑥,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⑦,自然似之。何况操履 艺能⑧,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⑨。墨子悲于染丝⑩,是 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 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 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 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 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 可不留心也。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 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 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 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 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 持。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君王比赐 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编以 实答。子云叹曰:“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于是 闻者少复刮目。稍仕至尚书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 东下。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前所轻者,后 思一纸,不可得矣。 侯景初入建业,台门虽闭,公私草扰,各不自全。太子左 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余日抗拒凶 逆。于时城内四万许人,王公朝士,不下一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 其相去如此。古人云:“巢父、许由,让于天下;市道小人,争一钱 之利。”亦已悬矣。 齐文宣帝即位数年,便沉湎纵恣,略无纲纪,尚能委政尚书 令杨遵彦,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终天保 之朝。遵彦后为孝昭所戮,刑政于是衰矣。斛律明月齐朝折 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关中至今誉 之。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也!国之存亡,系其生死。 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埸,储积器 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既代 之后,公私扰乱,周师一举,此镇先平,齐国之亡,启于是矣。 [注释\\] ①比髆(bó):比,紧靠(“比”字的造型是一个人挨着一个人);髆,肩胛,肩 膀。比髆,肩膀挨着肩膀,比喻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出现。 ②疏阔:稀少。 ③不世:非一世所能有,罕有。 ④播越:逃亡;流离失所。 ⑤款狎:款洽狎 习。指交往密切,关系融洽、亲近。 ⑥熏渍陶染:即熏陶、浸染,逐渐同化。 ⑦潜移暗化:即潜移默化。 ⑧操履艺能:指操守德行、技艺才能。 ⑨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句意 本自《说苑·杂言》:“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 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⑩墨子: 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相传为宋国人,后长期居于鲁国。 悲于染丝:是说墨子看见染丝而感叹,洁白的丝置于什么颜色里就变成什么 颜色,“故染不可不慎也”。 无友不如己者:意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 朋友。语出《论语·学而》篇。 颜、闵:指颜回和闵损。二人都是孔子学生 中的佼佼者。 世得:指人生一辈子所能碰到的。 蔽:蒙蔽,引申为看问题不全面,偏见。 少长(shàozhǎng):从小 到大。周旋:此指交往。 延颈:伸长脖子。企踵:踮起脚后跟。 东家 丘:据《孔子家语》载,孔丘的西邻不知孔丘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 丘”。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 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 夫。据《左传·僖公》二年、五年载,晋国向虞国“假道”,即军队从虞国领土经 过而去攻打虢国,虞君应允,宫之奇向国君进谏拒绝“假道”,国君不听,而导 致晋军灭虢后回师途中趁机消灭了虞国。 显称:此为公开声称。 刑辟(bì):刑法。 《梁书·元帝纪》:“普通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 六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丁觇(chān):南朝梁洪亭人。善著 文,工草隶,与智永齐名,世称“丁真永草”。 书记: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 人员。 军府:当时梁元帝萧绎是湘东王,都督云州诸军事,故其治所称军 府。轻贱:指对丁觇轻贱,看不起他。 王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山东临 沂)人。南北朝时文学家。梁元帝时,官吏部尚书、左仆射。江陵被陷后入仕 北周,任小司空。《周书·王褒传》云:“梁国子祭酒萧子云,褒之姑父也,特善 草隶,褒以姻戚去来其家,遂相模范,俄而名亚子云,并见重于世。” 宝持: 像珍宝一样保持,犹珍藏。 典签: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 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梁以后渐 废。萧祭酒:即萧子云,南朝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景乔。南齐宗 室。通文史,善草隶书。累官至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祭酒:汉魏 以后职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 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比:近来。书翰:指书信。 诗 笔:六朝人以诗笔对言,笔指无韵之文。 佳手:犹今之一把好手,高手。 少:通“稍”,渐渐。刮目:擦拭眼睛,另眼相待。 尚书仪曹郎:官名。 《隋书·百官志》:“尚书省置仪曹、虞曹等郎二十三人。” 晋安王:即梁简文 帝萧纲,字世缵,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武帝第三子,于梁天监五年被封 为晋安王。在位二年,后为叛将侯景所杀。侍读: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南 北朝时多为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西台:南北朝时称中央政府为台 省,梁元帝在江陵称帝,江陵在西,故称西台。 扬州:此指扬州治所建康,即今南京市。 侯景:字万景,南朝梁怀朔镇(今属内蒙古固阳)人。初为北魏尔朱荣 部将,后降归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父亲高欢,欢死后,投奔南朝梁,武帝封他为 河南王。后举兵叛梁,攻破建康。武帝萧衍被困而饿死于城中。侯景自立为 汉帝,后兵败出逃,途中被部下杀死。建业:建康(今南京市)旧名。 台门:台省的城门。 公私:指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草扰:仓促纷乱,惊恐不安。 太子左卫率:据《唐六典》二八:“左右卫率,掌东宫兵仗羽卫之政 令,以总诸曹之事。”羊侃:见前注。东掖门:台城正南端的左右二门为东、西 掖门。 部分:即部署处理。经略:规划安排。 巢父(fǔ):相传为尧时 的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 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许由:古代隐士。相传尧要让位给他,他逃 至箕山下,农耕而食。 悬:相差悬殊。 文宣帝:即北齐的建立者高洋,字子建,公元550~559年在位。东魏 时封齐王,后代魏自立。“六七年后,以功业自矜,纵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 残暴,近世未有。”见《北齐书·文宣帝纪》。 纲纪:纲常法纪。 杨遵 彦:即杨愔(yīn),字遵彦,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官至北齐尚书令,拜 骠骑大将军,封开封王。文宣帝委政后,总摄机衡,百度修敕,以贤能为朝野 所称。后孝昭帝高演即位,被杀。 清谧(mì):清静安宁。 晏如:安然。 天保:北齐文宣帝年号,公元550至559年。 孝昭:即北齐孝昭 帝高演,字延安,文宣帝之同母弟。文宣帝死后,欲废幼主高殷,而时遭杨遵 彦等猜斥,遂谋杀杨等。 刑政:刑律政令。 斛(hú)律明月:即斛律 光,字明月,北齐名将斛律金之子,北齐朔州人。英勇善战,屡建战功,官至太 子太保,后因谣言离间,后主高纬疑忌而被杀。折冲:使敌军战车后退。冲, 古代的一种战车。 周:指北周。 关中:指陕西关中一带。 行台:台省在外者称行台。南北朝时,凡朝廷遣大臣督诸军于外者,谓 之行台。 疆埸(yì):边疆。埸,边境。 器用:指人才、物资。 隐若敌国:隐,威重之貌;隐若敌国,言其威重若敌国。 迁:此为排斥,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