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赡学田(附)
类别:
其他
作者:
佚名字数:1388更新时间:21/06/10 11:20:10
万历三十九年,永宁卫军林俊太与罗养仔争告,丈出溢额田四亩二分,本府推官伍维新断,拨入学田,坐龙涓、还集二里。又伦公子祀田,别记龙津观。
社学(附)
侍御社学(在县治西隅)汇征社学(在县治东隅)
会元社学(在县治西北隅)石堂社学(在长泰里)
罗洋社学(在长泰里)厚安社学(在永安里)
埔土寻社学(在永安里)狮子社学(在光德里)
真觉社学(在光德里)官桥社学(在依仁里)
下汤社学(在依仁里)归湖社学(在依仁里)
杨舍社学(在新溪里)吴庄社学(在新溪里)
桥头社学(在新康里)赤岭社学(在新康里)
杉洋社学(在崇信里)多卿社学(在崇信里)
举溪社学(在龙涓里)净惠社学(在龙涓里)
源口社学(在龙兴里)上坑社学(在龙兴里)
蓝田社学(在还集里)进德社学(在还集里)
南斗社学(在还集里)玉湖社学(在还集里)
左槐社学(在感德里)霞川社学(在感德里)
上房社学(在常乐里)店尾社学(在感化里)
崎兜社学(在感化里)苦乾社学(在感化里)
东乾社学(在来苏里)郭坂社学(在来苏里)
溪尾社学(在崇善里)宫前社学(在崇善里)
社稷坛在县西,北向。宋绍兴间,令李着建,名亭“美报”,尉钱师尹为记。绍熙中,令王孝廉重修为记。明洪武初建,正统间令路亨、成化间令方汝荣重修。嘉靖三十九年,被倭焚毁,迁于凤山之麓。万历中,令章廷训重建。今仍之。
山川坛在县西南,南向。洪武初建。正统间,令路亨重建。成化间,令方汝荣重修。嘉靖三十九年,被倭焚毁,迁于演武亭西南。万历中,令章廷训重建。今仍之。
邑厉坛在县治北,南向。洪武初建。正统间令路亨、成化间令方汝荣重修。嘉靖三十九年,因倭寇至造城,迁于东岳宫左。万历中,令章廷训重建。今仍之。
乡厉坛洪武八年,令里各设一所,以祭一乡之厉。祭与邑厉同日,里中父老,备物行礼。
城隍庙在县治东。南唐保大十四年建。明景泰二年,邑人陈贞德修。成化间,令谷廷怡、吴英续修建。十五年,典史蔡珍建后堂三间。嘉靖中,令殷楘重建,邑人云南副使詹源记。三十九年,毁于倭,令蔡常毓重建。按:洪武元年,封天下城隍,府威灵公、县显佑伯。三年,诏革封号,第称“城隍之神”.县僻一隅,吏不虔奉诏书,称“显佑伯”、像衣黄如故,至今仍之。而民间言:“永乐时,神有功于朝,诏封为伯。”齐东之语也。皇清康熙十二年,令谢宸荃重修前后殿宇。
灵着庙在县南三里。旧传,唐中和四年,有父老姓安名宁,善搏虎,邑人祠之。伪闽时,长官廖俨建。后人思长官之功,并塑其像于庙。宋嘉定六年,令陈宓以虎暴祷于神,杀三虎,请于朝,赐今额,陈宓自为记。明正德十六年,虎为患,令龚颖复祷神,又戮三虎。
显应庙在永安里。神姓陈名潼,唐时人。大顺中,长官廖俨招集流民,以神为都将,戍溪南,暨没,民即旧垒祠之。宋嘉定十六年,赐今额。嘉熙三年重修,余克济记。
詹公祠在县鼓楼东,祀开先令詹敦仁。正统二年,令潘靖重修。嘉靖九年,令黄怿始举祀典。十七年,孙云南副使源出私财重建,而令殷楘、尉邹奇协成之,教谕关文鸣为记。宋咸淳八年,敕赐灵惠庙,祀敦仁于崇信里。
土地祠旧在堂西。万历三十二年,令高金体移建寅宾馆后,将旧西堂贮龙亭仪仗及军、黄二册。
忠勇祠在还集里,祀义勇郑振。振,本里人。建炎中,杨勍寇县,振率乡兵破走之。绍兴十三年,郡盗四起,号曾少龙、周老虎、何白旗、陈大刀、詹铁叉拥众数万,帅司檄振邀击之,贼遁去。十六年,詹铁叉复来,寇势甚锐,振率众与敌,手杀数十人,遂死之。乡人立庙祀振,扁曰“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