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巨大声誉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8265更新时间:21/06/10 17:35:05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巨大声誉前403—前355或354)的号称古希腊第一部军事理论专着《长征记》,比罗马军事理论家弗龙廷(约35—约103)的《谋略例说》、韦格蒂乌斯(四世纪末)的《军事简述》,不仅成书时间要早,学术性要强,而且有其独特新颖的思想体系。它几乎涉及了军事学中理论科学的各个门类,各个分支学科。它在军事学本上的理论意义,不仅跨出了奴隶制时代,也跨出了封建时代,直到今天,也仍然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和某种程度的指导意义。《孙子兵法》在外国的流传,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据《续日本纪》记载,早在唐代(日本奈良时代),《孙子兵法》就流传到了日本,距今已经1200多年了。那么,我国兵书是怎样传到日本,又是由谁传去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日本遣唐使说起。我国唐朝,是当时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国家纷纷遣使朝贡,派遣各方面人材入唐留学,其中以日本派遣留学生最多,学习成就最大。例如日本第8次遣唐使于公元717年3月到中国,留唐学生阿倍仲麻吕(中国名晁衡)不但完成了“国士学”的学业,而且接受了科举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中了唐朝进士。 与阿倍仲麻吕同时到中国留学的吉备真备,年方20岁左右,出身于右卫士少尉这样一个军人家庭,自幼养成了与阿倍仲麻吕完全不同的性格,虽不擅长吟诗作文,但出众的才华却表现在各种实用的学问方面,其中对军事钻研尤深。他没有进太学,而是拜赵玄默为老师,单独受业17年,不但精通六艺,而且谙熟兵法,尤其对《孙子兵法》、《吴子兵法》钻研最深。他把从唐朝所得的全部钱款,都完全用来购置各种书籍,“所得锡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旧唐书?东夷传》,中华书局点校本)。公元734年,吉备真备带着在唐18年听取得的丰硕成果回国。他把从唐朝所学、所购和受赠的大量图籍和物品奉献给了本国朝廷。其中弓矢之类的兵器占很大分量《续日本纪》上的清单中有弦缠漆角弓1张,马上饮水漆角弓1张,露面漆四节角引张一均为骑兵用的角制弓;射甲箭20支,平时箭10支一皆为箭矢。由此可见。 吉备真备对军事非常热心。他带回日本的大量图籍的详细目录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从吉备真备回国后任太宰少贰和太宰大贰期间,曾经向工役人员讲授《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和诸葛亮八阵图的记载着,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我国的古代兵书通过吉备真备传到了日本是毫无疑问的。《孙子兵法》在日本的流传,开始靠汉文本传抄传读,直到公元1660年才出现日译的《孙子兵法》。在德川幕府时代,日人研究《孙子兵法》的就有50余家,诸如林罗山《孙子谚解》、藤益《孙子摘要》、佐枝尹重《孙子管蠡》、吉田松荫《孙子详注》等。《孙子兵法》的西传,以法国神父约瑟夫.阿米欧在公元1772年于巴黎翻译出版的法文《中国军事艺术》丛书为最早。此书共收6部兵书,《孙子十三篇》是其中的第2部。公元1905年,英人卡托普译《孙子兵法》为英文,在东京出版。公元1910年,英国汉学家贾尔斯译为《孙子兵法,世界最古之兵书》在伦敦出版。公元1910年,布鲁诺?纳瓦拉译为德文《中国的武经》在柏林出版。到了现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孙子兵法》的不同译本。《孙子兵法》传到国外以后,对世界各国军事学术思想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受到很高评价和赞誉。日本人说:“《孙子兵法》自奈良时代(公元710—784年)传到日本以来,给日本历史、日本人的精神方面以较大的影响”(摘译自日本《读卖新闻》1974年4月16日的文章:《发掘出来“两个孙子”》)。 孙武被尊为“武圣人”,《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书”。日本战国时代(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70年代)的着名武将武田信玄非常崇拜《孙子兵法》,以《孙子兵法》为座右铭。他把《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加火,不动如山”四句话写在军旗上,竖于军门。日本古代的各种兵法,考其源流,无不与《孙子兵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如日本着名古代兵书《甲阳军鉴》、《信玄全集》、《兵法记》、《兵法秘传》等,其主要思想,都出自于《孙子兵法》。着名军事将领活用《孙子兵法》而取胜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也不乏记载。43如日本八幡太郎曾向太江匡房学习《孙子兵法》,在陆奥战役中,他看见雁鸟乱飞,想起了《孙子兵法》行军篇中的“鸟起者,伏也”,遂判断敌有伏兵,改变了作战计划,脱离了危险。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海军总司令东乡平八郎在出发时没有带任何日本典籍,只随身携带了一册《孙子兵法》。在对马大海战中,他大败俄国海军,其阵法就出自于《孙子兵法》。战争结束后,他曾用两句话概括他战胜俄军的道理,这两句话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以饱侍饥”。而陆军大将乃木希典,在战后则以私费出版《孙子谚义》赠友。可见《孙子兵法》在日本将领指挥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在欧洲,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战阵中,手不释卷地披阅《孙子兵法》。德皇威廉第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在没落的侨居中看到《孙子兵法》,当他读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台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那段话时,曾发出这样地浩叹:“早20年读《孙子兵法》,就不会遭亡国之痛苦了。”着名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也受到《孙子兵法》的影响,他的名着《战争论》就继承了《孙子兵法》的许多思想。 英国托马斯.费立普少校主编的《战略基础丛书》,把《孙子兵法》排在第一位。世界各国许多明智的军事将领、无不读《孙子兵法》,无不用《孙子兵法》,他们在学习中领悟到了《孙子兵法》的真谛,在运用中体会到了《孙子兵法》的伟大,无不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美。有的称《孙子兵法》为东方兵学鼻祖,武经的冠冕。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教官尾川敬二说:“孙子是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东方各种兵法,说皆出自孙子,实是不错至其文章苍古雄劲,与内容之美满相映,大有优于六经之概;又如其格言规箴,最为脍炙人口,可以当为处世的教训,而贡献于一般人士者不少。故孙子不独在兵法上具有最高权威,且在思想上亦蔚为巨观”(尾川敬二着《孙子论讲?自序》,转引自《孙子兵法体系精解》30页)。也有的称《孙子兵法》为武经神理,和汉兵法的源头。如福田胜久说:“伟哉武经之神理,通治乱,辨兴衰,实天下之至宝也”(谈今着《中国历代兵书述略》,载《文献》第七期)。福本义亮说:“《孙子》者,武经中之冠冕,而和汉古今之兵法,非未曾源于此者也。 而其意图深远,其谋画精细,其术略的确,乃以孙子所以为兵之神也。古来我国名君贤将多精读之”(同上)。还有的称孙、吴兵法为言简意赅的箴言。如美国海军上校柏特逊说:“在遥远的中国,有两位将军,他们所有的关于战争的议论,都可以凝集在一本小册子里,不像克劳塞维茨那样写了九大巨册,自足地写下了数量有限的箴言。每则箴言都具体表现了他们关于战争行为的信条和重要教义。这两位军事主宰者——孙子和吴子,他们无价的真理,已经长存了两千年”(转引自王健东着《孙子兵法思想体系精解》)。还有称孙子为战略学的始祖。如美国国会研究防务问题的高级专家、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在他的《大战略》中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于公元前400—320年间(此时间不确。按《史记.伍子胥列传》上限应是公元前512年)写成了最早的名着《兵法》。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着包括2200年后克劳塞维茨的着作媲美。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见约翰.柯林斯着《大战略》,军事科学院翻译出版)。子兵法体系精解》30页)。也有的称《孙子兵法》为武经神理,和汉兵法的源头。如福田胜久说:“伟哉武经之神理,通治乱,辨兴衰,实天下之至宝也”(谈今着《中国历代兵书述略》,载《文献》第七期)。福本义亮说:“《孙子》者,武经中之冠冕,而和汉古今之兵法,非未曾源于此者也。而其意图深远,其谋画精细,其术略的确,乃以孙子所以为兵之神也。古来我国名君贤将多精读之”(同上)。还有的称孙、吴兵法为言简意赅的箴言。如美国海军上校柏特逊说:“在遥远的中国,有两位将军,他们所有的关于战争的议论,都可以凝集在一本小册子里,不像克劳塞维茨那样写了九大巨册,自足地写下了数量有限的箴言。每则箴言都具体表现了他们关于战争行为的信条和重要教义。 这两位军事主宰者——孙子和吴子,他们无价的真理,已经长存了两千年”(转引自王健东着《孙子兵法思想体系精解》)。还有称孙子为战略学的始祖。如美国国会研究防务问题的高级专家、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在他的《大战略》中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于公元前400—320年间此时间不确。 按《史记.伍子胥列传》上限应是公元前512年写成了最早的名着《兵法》。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着包括2200年后克劳塞维茨的着作媲美。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见约翰.柯林斯着《大战略》,军事科学院翻译出版)。苏联米里施坦因?斯洛博琴科在1957年出版的《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中,对《孙子兵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较为公允的评价。我们无妨把他的论述摘录如下:“最早、最优秀的是孙子的着作。毛泽东同志称孙子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子的着作叫作《孙子兵法》,它的写作年代大约是纪元前6世纪末5世纪初。在这本着作中,孙子总结了当时中国奴隶主所进行的战争的丰富实践,奠定了古代中国军事科学的基础。”“《孙子兵法》共有13篇。单单这些篇名就足以说明作者具有极为丰富的军事知识,说明他具有研究军事问题的极为深刻的方法,同时也显示作者叙述问题所用的独特形“孙子的着作对亚洲各国各个历史时期军事科学的发展都有巨大影响。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中国、朝鲜和日本都把孙子兵法规定为训练军官的必修课程。”正因为国外的一些军事家认识到了我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在战争中的意义,所以许多国家把《孙子兵法》作为培养军官的教科书、军人的必修课。加日本德川家康曾专门出版《孙子兵法》,作为军事教材,发给日本官兵学习。 有的国家的军事院校的主要教材,就是我国的《孙子兵法》。美国陆军作战学院院长发言人霍松说:《孙子兵法》简明扼要,好记好学,又充满哲理,学生们都爱学。《孙子兵法》是“国家战略”课程教科书之一。又说,孙子是该学院学员们最喜欢的战略家之一。名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积极主张世界各国的军事学院把《孙子兵法》列为学员必修课目。略”课程教科书之一。又说,孙子是该学院学员们最喜欢的战略家之一。名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积极主张世界各国的军事学院把《孙子兵法》列为学员必修课目。世界上重要的工具书大部收进了孙子的资料。查阅世界着名的百科全书,例如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日本平凡社的《世界大百科事典》等,都列有孙子的条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孙子条目写了一千字的释文。为适应各方面的需要,翻译、注释的《孙子兵法》以及研究专着,在世界各个角落相继出现。当然,各国译注的种类和数量是大不相同的,就国家而言,还要首推日本。 早期的日本文人大部能阅读汉籍,所以他们研读的是汉文兵书,并且直接大量翻印我国兵书,日本主要的汉籍目录上几乎都着录有翻刻的《孙子兵法》。自公元1660年开始,出现用日文翻译的中国兵书《孙子兵法》。用日文撰写的研究专着和注释本,如林罗山的《孙子谚解》、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佐佐木琴台的《孙子合契》、犬饲博的《孙子话说》、筱崎司直的《孙子发微》、河田东岗的《孙子句解》、佐藤一斋的《孙子副诠》、平山行藏的《孙子折衷》、吉田松阴的《孙子评注》、阿多俊介的《孙子之新研究》、佐藤坦的《吴子副诠》等等。以上均为军界以外人士所着,其中以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和吉田松阴的《孙子评注》流行最广。与此同时,军界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情更高,陆海空军各有专着问世。如陆军中将落合丰三郎的《孙子例解》、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的《孙子御进讲录》、辎重兵大尉冈本的《古代东洋兵学?孙子解说》、空军少将大场弥平的《孙子兵法》等等。这各式各样的着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从哲学方面研究,有的从政治外交方面研究,有的从战史和名将言论方面研究,有的从海军理论方面研究,有的从空军战略战术方面研究,有的从战斗纲要、军队教育等方面研究,还有的从近现代战争理论方面研究,各有研究宗旨。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吸取《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为其现实服务。近几年,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等中国兵书更深入一步,有的开展孙子思想史的研究,如佐藤坚司的《孙子的思想史研究》;有的把孙子和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对照起来研究,如《孙子与毛泽东》,有的把孙子与中日战争联系起来研究,如《孙子兵法与中日战争》,还有的逐字逐句地研究《孙子兵法》。 为适应这一研究的需要,日本东北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于1971年特编撰了《孙子索引》,这是我国古代兵书的第一部专书索引。同时,出版中国兵书的热情仍然很高,从1974年至1980年,连续出版了上田宽的《孙子义疏》、山井涌译的《孙子、吴子》等。另外各种报纸杂志上还发表了很多研究《孙子兵法》等中国兵书的论文。1974年我国《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及其他兵书同时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消息传到日本以后,顿时轰动起来,专家学者惊叹不已,纷纷撰写研究论文,各种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一消息。仅《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每日新闻(晚刊)》、《东京时报》这6种报刊从1974年4月16日至5月4日这19天中,就发表了20篇消息和专文。日本人对中国兵书的兴趣之浓,研究热情之高,充分显现出来。和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对照起来研究,如《孙子与毛泽东》,有的把孙子与中日战争联系起来研究,如《孙子兵法与中日战争》,还有的逐字逐句地研究《孙子兵法》。为适应这一研究的需要,日本东北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于1971年特编撰了《孙子索引》,这是我国古代兵书的第一部专书索引。同时,出版中国兵书的热情仍然很高,从1974年至1980年,连续出版了上田宽的《孙子义疏》、山井涌译的《孙子、吴子》等。另外各种报纸杂志上还发表了很多研究《孙子兵法》等中国兵书的论文。1974年我国《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及其他兵书同时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消息传到日本以后,顿时轰动起来,专家学者惊叹不已,纷纷撰写研究论文,各种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一消息。仅《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每日新闻(晚刊)》、《东京时报》这6种报刊从1974年4月16日至5月4日这19天中,就发表了20篇消息和专文。日本人对中国兵书的兴趣之浓,研究热情之高,充分显现出来。福斯特通过美苏战略的分析对比,认为:苏联的核战略重点在于打击美国的核战略力量,即孙子“伐兵”的思想。他们的真正意图还是要争取”不战而胜”,立足于生存与胜利。美国的“确保摧毁”战略把打击城布(社会财富)放在首位。 在孙子看来,这是一种最拙劣,万不得已才可采取的战略,即攻城战略。因此,福斯特提出美国要根据孙子的战略原则,修改自己现在这种“无的放矢”的、十分不利的战略,用“相互确保生存和安全”取代“相互确保摧毁”,把军事力量作为战略打击目标。据《纽约时报》1980年8月8日报道,美国总统卡特决定采取一种与福特的孙子核战略更加接近的新的核战略。卡特签署的《总统第59号行政命令》决定,新战略将把打击苏联境内的军事目标放在首位。美国不但制定了“孙子的核战略”,而且又按照《孙子兵法》制定了新战术。他们针对苏联和华约组织在传统武器方面已超过北约,以及可能在西欧发生的战斗,改变过去的攻坚战战术,按照孙武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原则,制定了旨在快速、机动和深入敌后作战的所谓“空运战术”。2000多年前冷兵器时代的孙子,竟成了西方制定核时代战略、战术的精神支柱,这是孙武万万没有想到的。以上事例足以说明,在世界军事史上,孙武堪称军事学派中独具鲜明特色的佼佼者,《孙子兵法》是文化史上最为绚丽的军事学术之花。我们中华民族应当以有这一杰出的军事学家及其名着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经济学界——企业家、商人等研究《孙子兵法》。先说日本。日本用《孙子兵法》思想研究管理很积极。山本七平写有《参谋学——<孙子兵法>的读物》的书,杉野机械公司总经理杉野健二十分喜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他说:“在现在这种激烈变动时期,读《孙子兵法》是有效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话说得多么好啊!” 日本有几家大公司、大企业,规定下属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认为商场竞争千变万化,若不具有战略、战术思想很难立足社会,所以必须读谋略教科书——《孙子兵法》,读实践《孙子兵法》的典型例证《三国演义》。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在日本,不但搞军事和国防的人把《孙子兵法》看作必读物,甚至在日本最狂热的棒球场上运动员对《孙子兵法》的警句也能脱口而出。一名叫大桥武夫的企业家还着了一本《用兵法经营》的书,宣扬如何用兵法经商。据说,他的公司采用了这种理论后,效率大大提高,业务飞跃发展。” 报道还引用这位企业家大桥武夫的话说:“这种经营方式比美国企业经营更合理,更有效。”另据《人民中国》杂志社日本专家村山孚先生介绍,日本中小企业的经理们特别重视中国古典思想的研究,包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日本一家大公司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把公司所属的中层以上的干部组织起来,举办学习班,一月一期,轮训学习的主要着作就是《孙子兵法》,在一年内办了12期,把应该受训的干部全部轮训了一遍。在轮训中,要求学员根据《孙子兵法》所阐述的思想,研究如何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管理中去,制定好本企业的发展策略。村山孚先生还介绍说,日本企业家为了使企业生存与发展,使用了两根支柱,或者叫做两个轮子。在生产经营景气时期,使用美国现代管理这根支柱、这个轮子,在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情况下,就要依靠中国的古代思想,特别是《孙子兵法》思想这根支柱、这个轮子。《孙子兵法》中关于运筹谋略、对抗策略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这也许就是村山孚先生介绍的在日本企业不景气时《孙子兵法》作用尤大的原因所在。其实,不管企业处于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孙子兵法》科学思想都是可以运用的。 日本还有一本书叫《怎样当企业领导》,它的作者占部都美曾把《孙子兵法》关于“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话在书中作了介绍,并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孙武讲的五个方面的道德修养,认为《孙子兵法》所说的将帅五德标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适用的”。的,这也许就是村山孚先生介绍的在日本企业不景气时《孙子兵法》作用尤大的原因所在。其实,不管企业处于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孙子兵法》科学思想都是可以运用的。日本还有一本书叫《怎样当企业领导》,它的作者占部都美曾把《孙子兵法》关于“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话在书中作了介绍,并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孙武讲的五个方面的道德修养,认为《孙子兵法》所说的将帅五德标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在1985年4月29日出的那一期内容中,按照营业额大小开列了美国大工业公司的名单,列在第3位的是通用汽车公司。这家公司的汽车销量1984年为830万辆,销售额839亿美元,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居第一。创这个业绩的是这家公司的董事局主席罗杰?史密斯。他怎么创业成功的呢? 《亚洲华尔街日报》说,因为他有“战略家的头脑,他能从2000多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写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学到东西”。美国学者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颂扬《孙子兵法》说:“今日,虽然战车已经过时,武器已经改变,但是,运用《孙子兵法》思想,就不会战败。今日的军事指挥者和现代经理们,仔细研究这本名着,仍将很有价值。”美国另一学者胡伦在《管理思想的发展》中也推崇《孙子兵法》说,“中国孙子写出了最古老而闻名的军事着作”,并就《孙子兵法》中“多算胜,少算不胜”等观点发表议论说:“这说明直线和参谋问题,至少已经存在2500年之久了。”连美国资产阶级的学者都能够给予孙子这样的评价,可以看出孙子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是何等的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