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太乙歌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1103更新时间:21/06/11 10:08:24
《聚英》 先师秘传神应经,太乙通玄法最灵, 句句言辞多典妙,万两黄金学也轻。 每每不忘多效验,治病如神记在心。 口内将针多温暖,便观患者审浮沉, 阴病用阳阳用阴,分明便取阴阳神。 虚则宜补实宜泻,气应真时病绝根。 气至如摆独龙尾,未至停针宜待气。 凡用行针先得诀,席弘玄妙分明说。 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列缺针。 列缺头疼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 手挛脚背疼难忍,合骨仍须泻太冲。 曲池主手不如意,合谷针时宜仔细。 心疼手颤少海是,欲要除根针阴市。 若是伤寒两耳聋,耳门听会疾如风。 五般肘疼针尺泽,冷渊一刺有神功。 手三里兮足三里,食痞气块兼能治。 鸠尾独治五般痫,若刺涌泉人不死。 大凡痃痞最宜针,穴法从来着意寻, 以手按痃无转动,随深随浅向中心, 胃中有积取璇玑,三里功深人不知。 阴陵泉主胸中满,若刺承山饮食宜。 大椎若连长强取,小肠气疼立可愈, 气冲妙手要推寻,管取神针人见许。 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肿时寻至阴, 干湿风毒并滞气,玄机如此更尤深。 气攻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流血攻注解若迟,变为风证从此得。 气海偏能治五淋,若补三里效如神, 冷热两般皆治得,便浊痼疾可除根。 期门穴主伤寒患,七日过经尤未汗, 但于乳下双肋间,刺入四分人力健。 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分明三里穴, 若能补泻五会中,切莫逢人容易说。 牙风头痛孰能调,二间妙穴莫能逃; 更有三间神妙穴,若治肩背感风劳。 合谷下针顺流注,脾内随针使气朝; 冷病还须针合谷,只宜脚下泻阴交。 背脊俱疼针肩井,不泻三里令人闷, 两臂并胛俱疼痛,金针一刺如圣神。 脚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挛急锋针施, 阳陵泉穴如寻得,轻行健步疾如飞。 腰腹胀满治何难,三里月端肚针承山, 更向太冲行补泻,指头麻木一时安。 头痛转筋鱼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 再有妙穴阳陵泉,腿转筋急如神取。 肠中疼痛阴陵沃,耳内蝉鸣听会招, 更寻妙穴太溪是,医门行泻实为高。 浮沉腹胀水分泻,气喘息粗泻三里, 更于膝中阴谷针,小便淋漓皆消尽。 环跳能除腿股风,冷风膝痹疟疾同, 最好风池寻的穴,间使双刺有神功。 伤寒一日调风府,少阳二穴风池取, 三五七日病过经,依此针之无不应。 心疼呕吐上脘直,丰隆两穴更无疑, 蛔虫并出伤寒病,金针宜刺显明医。 男子痃癖取少商,女人血气阴交当, 自盗二汗虚宜补,委中妙穴可传扬。 项强肿痛屈伸难,更兼体重腰背瘫, 宜向束骨三里取,教君顷刻便开颜。 闪挫脊膂腰难转,举步多难行重赛, 遍体游气生虚浮,复溜一刺人健羡。 久患腰痛背胛劳,但寻中注穴中调, 行外用心须寻觅,管取从今见识高。 腰背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穴堪求, 神针未出急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 小胀便澼最难医,气海中极间使宜, 三里更须明补泻,下针断不失毫厘。 上《天元太乙歌》,月瞿仙所撰,今自《神应经》表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