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738更新时间:21/06/17 13:48:36
(补)紫河车:见通行补。 (和)乌药:见肺和。 榆白皮:见大肠和。 猪苓:苦甘淡平,入膀胱肾,升而能降,利湿行水,与茯苓同而泄更甚,利窍发汗解湿热。 茯苓:见脾和。 琥珀:见肝和。 鸡肫皮:见小肠和。 蚕茧:甘温,能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止消渴,去蚕蛹用。 (攻)葶苈:见肺攻。 防己:见通行攻。 (散)前胡:见肝散。 羌活:辛苦性温,气雄入膀胱当游风,兼入肝肾气分搜风胜湿,治督脉为病周身百节痛。 防风:辛甘微温,搜肝泻肺,散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主上焦风邪、膀胱经症,又为脾胃引经去风胜湿之药,同葱白用能行周身。 本:辛温雄壮,为膀胱经风药,寒郁本经头痛连脑者必用之,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又能下行去寒湿。 麻黄:见肺散。 桂枝:见肺散。 (寒)知母:见肾寒。 龙胆草:见肝寒。 白藓皮:见脾寒。 瞿麦:见小肠寒。 茵陈:苦寒,燥湿胜热,入膀胱经发汗利水以泄脾胃之湿热,治黄胆阳黄之君药。 花粉:见胃寒。 木通:见小肠寒。 泽泻:甘咸微寒,泻膀胱及肾经火邪,利小便,功专利湿行水,治一切湿热之病,湿热除则清气上行,故又止头旋,能损目。 海金沙:见小肠寒。 车前子:甘寒,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利水而固精窍。车前草甘寒,凉血去热,通淋明目,能解肝与小肠之湿热,须取叶用。 地肤子:甘苦寒,入膀胱除虚热,利水通淋,治疮疥。叶作汤浴,去皮肤风热丹肿,洗目除雀盲。 石苇:苦甘微寒,清肺热以滋化源,通膀胱而利水湿,善能通淋。瓦苇治淋亦佳。 黄柏:苦寒微辛,沉阴下降,泻膀胱相火,为足太阳引经药,除湿清热退火而固肾,治瘫痿骨蒸泻痢诸疮,尺脉有力者方可用,生用降实火,炒黑止崩带,酒制治上,蜜制治中,盐制治下。 川楝子:见肝寒。 滑石:淡寒滑,膀胱经本药,亦入肺清其化源,而下走膀胱以利水,通六腑九窍精液,除上中下三焦湿热,消暑降火荡热渗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