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猛将〕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796更新时间:21/06/17 14:07:59
黄:〔害〕按黄 极滞胃口,胸胃不宽,肠胃有积滞者勿用。实表,有表邪及表旺者勿用。助气,气实者勿用。病患多怒,则肝气不和勿服。能补阳,阳盛阴虚,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均忌。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耳。痘疮血分热者禁用。 〔利〕甘微温,补脾胃三焦而实肺,生用固表敛汗,熟用益气补中。 〔修治〕八月采根,阴干。达表生用或酒炒,补气水炙捶扁,以蜜水涂炙数次,以熟为度。 亦有以盐水汤润透熟切用。产山西沁州绵上者,温补。陕西同州白水,凉补。味甘,柔软如绵,能令人肥。今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黄。折皮亦似绵,颇能乱真。但坚而脆,俗呼土黄,能令人瘦,用者宜审。 丹溪云∶肥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胸满。 人参:〔害〕助气、闭气、属阳,阳旺则阴愈消,凡酒色过度,损伤肺胃真阴,阴虚火动,肺有火热,咳嗽吐痰,吐血衄血,齿衄内热,骨蒸劳瘵,均在禁例。实表,表有邪者伤寒始作,形症未定,而邪热方炽,痧痘斑毒初发欲出,但闷热而不见点者,若误投之,以截阻其路,皆实实之害,非药可解。经云∶实实虚虚,损不足,补有余。如是者医杀之耳,可不慎哉。 〔利〕甘温微苦,大补肺中元气,其性主气,凡脏腑之气虚者,皆能补之,生津除烦,聪明耳目,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通血脉,气壮而胃自开,气和而食自化。 参条,一名小参,条参味性同而力薄,补气生津,横行手臂,指臂无力者,服之有效。 参须,力更薄于参条。 参芦性宣涌吐,亦有补性。 太子参,即孩儿参,功媲大参。 高丽参,功仿大参,性稍寒。 东洋参,功同大参,其性温,以种硫黄故也。 苦参,苦寒损气败血,性与参反,服之有害,今人用以代茶叶,暗受其损。 〔修治〕得火薰则软,或饭锅内蒸软,乘热软时,用铜刀切片,连汤炖透,冲入诸煎剂汤和服。独参汤加入陈皮数分,或佛手柑玫瑰花之类亦可用。炖汤服,则不滞气也。按秋冬采者坚实,春夏采者虚软。治劳金汁拌浸,或用淡秋石拌入药。入参惟纳新器中与细辛相间,收之密封,可经年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