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大唐内典录卷第五9

类别:其他 作者:麟德元年甲子岁京师西字数:1427更新时间:21/07/14 14:47:12
右一十一经并华严经别品殊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十卷或三十卷或二十七卷六百一十九纸)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于常安逍遥园译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或二十卷四百六十纸) 西晋元康年无罗叉等于陈留译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卷或十五卷二百一十五纸) 西晋太康年竺法护于长安译(大品上帙)新小品经(七卷一百五十四纸) 后秦罗什译小品经(七卷一百五十四纸一名新道行) 西晋竺法护译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或八卷一百六十五纸) 后汉支谶译(是小品经)大明度经(六卷或四卷九十一纸) 吴时支谦黄武年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卷有说长安品) 前秦建元年(昙摩蜱于长安译)大智度无极经四卷别译 右九经并大品般若之同本别译前后抄录致别(更有别译本无故阙)大般涅槃经(四十卷七百二十纸) 北凉沮渠氏玄始年昙无谶(于凉都姑臧译)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二十五品) 宋文帝元嘉年(释惠观谢灵运文饰前经行于江表)泥洹经(二十卷) 宋元嘉年释智猛于西凉州译大般泥洹经(六卷一百三十纸即本经前十卷) 东晋义熙年(释法显于杨都译) 右四经同本。前后别翻仍不具足。故沮渠国本。此涅槃经总十万偈。今出四帙止三万偈。所少二分有余。若具本文以唐言度。则百有余卷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六百四纸) 北凉昙无谶于凉都译大方等日藏经(十卷或十五卷二百四纸) 隋开皇年耶舍(于京师大兴善寺译)大方等月藏经(十卷二百一十四纸) 北齐耶舍于邺都译大方等大集经(八卷一百二十八纸) 已前四经并大集之宗致合用一千一百五十纸前后翻别今合之为六十卷或五十八卷见费长房开皇三宝录大哀经(八卷是大集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或十卷一百一十九纸) 西晋元康年竺法护于长安译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或六卷是虚空藏菩萨品一百八纸) 西秦乞伏仁世圣坚于河南国译菩萨净行经(二卷是宝髻菩萨品一名宝髻菩萨经四十纸) 西晋永熙年竺法护于长安译无尽意经(六卷或四卷是阿差末经八十六纸) 西晋太始年竺法护于长安译无尽意经(十卷) 宋明世法眷于广州译阿差末经(七卷或四卷是无尽意品九十二纸) 西晋永嘉年竺法护于长安译小阿差末经(二卷)无言童子经(二卷是无言品四十一纸亦名无言菩萨经) 西晋竺法护于长安译宝女经(二卷或四卷是宝女品六十三纸一名宝女问慧经) 西晋太康年竺法护于长安译宝星经(十卷一百二十五纸) 唐贞观年波颇于大兴善寺译宝结菩萨经(一卷抄宝结品四十八纸一名菩萨净行) 西晋竺法护译自在王菩萨经(二卷抄陀罗尼品少异也) 后秦罗什于常安译奋迅王问经(二卷四十二纸上二同本别出) 后魏菩提留支于洛都译魔女问得男身经(一卷是宝幢分往古品) 别译见宝唱录须弥藏经(三卷三十八纸) 高齐耶舍于天平寺译 右十五经。是大集经别品殊译。不入大本。别部流行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百六十五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等于京师兴善寺译大法炬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三百纸) 隋大业年达摩笈多于东都上林园翻经馆译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四百一十纸) 唐贞观年玄奘于京师弘福寺译菩萨璎珞经(十二卷或十四卷三百三十七纸) 前秦建元年竺佛念于长安译菩萨见实三昧经(十四卷二百三十八纸) 后齐耶舍于邺都译佛名经(十二卷二百四十七纸) 后魏菩提留支于邺都译月灯三昧经(十一卷或十卷二百二纸) 后齐天统年耶舍于邺都译贤劫经(十三卷一百九十五纸) 西晋元康年竺法护于长安译华手经(十三卷二百二十五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于常安译十住断结经(十卷三百五十四纸) 前秦建元年竺佛念于长安译大灌顶经(十二卷或九卷一百一十二纸) 东晋元年帝世帛尸利蜜多于杨都译观佛三昧经(十卷或八卷一百五十九纸) 宋永初年佛陀跋陀罗杨都译悲华经(十卷一百九十四纸) 北凉玄始年昙无谶于凉都译大悲分陀利经(八卷一百六十五纸) 右二经同本异译念佛三昧经(六卷或五卷九十二纸) 宋大明年功德直于杨都译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十卷一百三十二纸) 隋大业年笈多于东都上林园翻经馆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