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宁静打破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芹玮字数:1966更新时间:21/08/30 15:12:17
一声巨大的兽吼将林子里的宁静打破了。两个孩子吓得大惊失色,直接钻到了一个大的树洞里去了。树洞里充满了一股恶臭,那是一种鸟的粪便,俩小孩的气味被这中鸟粪给掩盖了。树林外一只巨大的类似狗熊似的动物和一只入侵而来的巨大猛虎对上了。 第十八章符文 经过一场惊天动的大战,两个小孩从还剩一半的树洞里爬了出来。地上两只巨兽已经同归于尽了。两个孩子再傻也知道寻宝了,结果他们拿到了自己改变命运的第一颗魂晶。 后来他们二人机缘巧合下被上任瑶光阁的门主所并救带入门派里修行。两人也算卖力结果最总成为阴神,并且提升为瑶光阁的二长老,三长老。 但是自从成就了阴神后,两兄弟开始了不忿了,开始想争夺更大的利益了。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强。在门派中的血脉以及关系很重要,他们终究没有获得获取阳神的权力,比他们小二十多岁的廖凯和听香一举成为门派里的新阳神。 阳神在外人看来是无敌的存在,其实天道昭昭又怎么能对此无动于衷呢。成就阳神后每一个甲子也就是六十年都会有一次心魔附体。如果抗不过去就阳神就会死于心魔,一般来说扛过三甲子的阳神很多,但是从第四甲子开始心魔就不是那么好抗的了。 上任瑶光派的宗主就是死于第四次心魔附体,从而灰飞烟灭。这些都是阳神的辛秘外人不得而知。 然而这次两个长老居然有站在了运气的一边。瑶光派的几个附庸小派在一次外出历练时发现了一处厉害的妖兽洞府,折损了好多人马。 没办法他们偷偷求助于二长老和三长老。他俩拿了人家的好处带着人家的人马去复仇。结果到了地方发现那里的妖兽根本不是普通的妖兽,而是一只三足乌,号称大阳神鸟的三足乌。这只鸟有老鹰那么大,浑身上下羽毛乌黑发亮。 两人发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这种号称神鸟三足乌都是在一些深山或者禁地才会出现,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这里呢? 而且这三足金乌的实力强大极了根本不是阴神能对付的了得。但是偏偏以这种三足金乌有没有那么大的神识威压。小辈们根本不了解这种金乌的可怕。 三长老十分的聪明,小声和二长老商量了一下就叫带来的那些个在金乌的周围四处放火。结果大火蔓延了起来,三足乌发怒了,开始四处追击那些个放火的人。 两位长老趁机到了三足乌立足的地方去查看,结果发现了一处石头缝子。两人下去后发现了一个墓地,墓地很简单但是在里面哥俩发现了一个镶着金边的小盒子。一股股阳光般的光芒从小盒子的边缘散发出来。 两人将小盒子用木头裏好逃了出来。也没管那些个可怜的小门派的异人,哥俩逃回了门派。 盒子里放的是一个巴掌大小的符文片,材质不知道。只能感觉到这个符文里能发出一种暖洋洋的光芒,照的神魂都非常的舒服。 俩人一头扎进了门派里的书籍堆里查找起来。最终他们终于查到了蛛丝马迹,这种符文是修仙之人入侵魂界时,几个离合期的高手弄出来的,是专门保护神魂的叫做阳神符,在吸收天罡凝聚阳神时起到保护的作用。可算作一件绝世珍宝。 两人将所有这些文字抄录回来细细分析揣摩,结合门派里一些前辈们成就阳神的经验制定了一套实施方法。 两人年岁都不小了,二长老率先找到一处罡气对应的的天空,带着阳神符就开始了阳神的吸收,结果在几次失败后都是阳神符在关键时候护住了神魂,最后一次成功的晋级阳神了。哥俩大喜有了老二的经验,老三也在失败了三次后顺利的吸收了一丝罡气成功的凝聚了成了阳神。 按照门派里规矩,这枚阳神符应该贡献给门派里才对,但是二位长老早就受够了门主和夫人的气,那里愿意把宝贝贡献出来啊。所以就私藏至今。 廖凯也不是傻子,也猜到了这里有猫腻,但是人家俩人都是阳神他们夫妻俩也占不到大便宜的,所以一直隐忍至今。 如今三长老被核武器蒸发了,二长老肉体受了很重的伤,神魂也有些不稳。他也要就此发挥一下了。 密室里,廖凯和妻子坐在主位上,二长老脸色苍白的坐在对面。 “二长老啊,你也是门派里功臣老将了,几个小门派来人对我说你害了人家的门人。还拿走了什么重要的事物。我本来是不信的,可是他们天天来烦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啊?” 二长老不如死掉的三长老聪明,一时间眼珠乱转,愣了一下才回到道: “没有的事,没有的事。那时我们碰到了一个妖兽我门对付不了,各自逃命罢了。” “哦,那就好。我说我们瑶光阁的堂堂长老怎么能干出那么龌龊的事呢。”廖凯哈哈大笑道。一双眼睛看向了妻子听香夫人,两人心领神会。 挺香夫人问道:“不知那次你们遇到什么妖兽经验叫你们堂堂两个长老逃命啊?” “咳,别提了,乃是三足金乌…………我们没办法四散逃走了。”二长老说出三足金乌就后悔了,着三足金乌根本不是寻常的妖兽。 “哦,这等珍稀的妖兽现世为何不向门派禀告啊。错过这大好的机会,没准是一场关系门派命运的机缘呢。”廖凯忽然脸色一变,厉声问道。 二长老沉默不语,知道自己被这夫妻二人忽悠了。自己再回答也是白搭。 此时廖凯腾的一下站起来道:“交出你们拿到的东西,我就不再追究三长老私自带人进攻天盟导致我瑶光阁近百名阴神死于非命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