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苏醒1

类别:商战职场 作者:三道劫数字数:2352更新时间:21/11/26 09:04:59
山里的早晨,总是那样绚丽多彩,在东山嘴上一片金色的霞光里,一轮红艳艳的太阳,露出了橘红色的笑脸,将万道金光喷洒下来,山峦中乳白色的雾气,悄悄地消失了。 郭志浩一觉醒来,觉得精神格外好,昨天到七里坪时,那种热烈的欢迎场面,使他心情非常激动,他很满意,因为有一个好的开头。早晨起床后,他就走出镇外,想饱览一下这儿的美丽景色。 他走着,看着,镇西那条长年不干的倒水河,顺流而上,使他惊叹不已。肥沃的土地,不息的河流,巍峨的高山,多么好的地方。 他顺着倒水河走了一段,然后站下来,向地头望去,沉甸甸的稻穗迎着晨风,轻轻地摇摆,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格外喜人。他正想作几句诗来抒发一下心中的热情,忽然看到在不远的地头里,一位农民在劳动,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把倒伏的稻子扶起,一会儿又精心致意地拔去横生暴长的稗草,郭志浩心里想,这是一位很勤苦的农民。于是,他便走上前去,打招呼说:“老哥,今年稻谷长得好吗?” 正在专心劳动的农民,听到有人问,忙转过脸来,一看,见是位陌生人,他打量一下,只见年轻人衣着朴素整洁,身体魁梧健壮,脸上挂着笑容,让人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便回答说: “稻谷长得不错,可是一交租子就剩不了多少了。” 在农民回话的时候,郭志浩也仔细地打量了面前这位农民,二十多岁,黑红色的脸盘,消瘦而有精神,一双大眼睛放出炯炯的光芒,胳膊和腿上沾满泥巴,穿的土布褂、裤补丁叠补丁,看得出是个贫苦的老实人,便关切地问:“一亩田要交多少租?” “交一石二斗。”青年农民伸开两只胳膊,强壮的体魄里,蕴藏着充沛的精力,他说:“我种东家的一石二斗田,就要交谷十四石四斗。你看,一年忙到头,交了租子就剩不了多少谷子了,我们的日子真是没法过。” 郭志浩听了这些话,对他产生了好感。他们从武汉出发之前,长江局的领导反复嘱咐他们,要和农民交朋友,交上几个知心的农民朋友,工作就好开展了。他觉得面前这位农民,正是很好的对象,便上前亲切地问: “请问老哥,你贵姓?” “免贵姓许,叫许其朋。” “其朋兄弟。”郭志浩启发地问:“这租子不交不行吗?” 不交租子!许其朋听了,眼睛睁得很大,望着郭志浩,半天说不出话来,心里想,不交租,哪个穷人不想啊。可是,自家多少辈都是种地主家的地,都是给地主交租子,他愣了一下,说:“不交不行啊!佃田佃地必须交租,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地是人家地主的,不交租子人家就不给种了,没有田,没有地,我们穷苦农民喝西北风去!” 这个时候,郭志浩真的想把所有的道理都说个透,告诉他起来闹革命,但他又一想,心急吃不得热粥,还是慢慢地来,于是,他便和许其朋坐在田埂旁:“我们从武汉来的。” “我看出来啦。”许其朋说:“昨天刚到镇上吧。” “昨天你也去欢迎啦?”郭志浩很高兴。 “没有。”许其朋摇摇头。 郭志浩很诧异,我们是来搞农民运动的,他为什么不欢迎呢?便问: “昨天忙哩?” “不。”许其朋又摇摇头。 这就怪了,郭志浩倒是很想弄清楚,又问:“那是为什么?” “我说了,你大概不情愿听。”许其朋眨眨眼,说:“我不想凑那个热闹,你们闹几天新鲜走了,我们农民还不是照样穷,所以,我觉得还不如在田里多做点活好。” “这你就放心吧。”郭志浩说:“我们住下来,不走了。” “是吗?”许其朋脸上涌出了喜悦。 “如今世道要变啦!”郭志浩看得出来许其朋是个忠厚的农民,便进一步启发他说:“不交租,我看行啊!” “不交租也能行?”许其朋将信将疑地说:“地主是不会愿意的。”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闹革命,大家都来闹革命,分了地主的地,谁种的田归谁,就不用交租了。”郭志浩慢慢地给许其朋说清道理:“闹革命就是要破旧王法,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使穷人过上好日子。” 许其朋聚精会神地听着。顿时,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虽然他对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这一类新名词的意思还不懂,但革命能使穷人不交租子,能过上好日子,真是句句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他是信非信地问郭志浩:“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是真的。”郭志浩说:“我们就是来做这个事的,在镇上组织农会,你来参加吧!” “镇上有谁要参加?”许其朋的情绪活跃起来了。 “除了楚汉华。”郭志浩拍拍许其朋的肩膀,笑了起来:“我首先就是找到你。” 许其朋跟楚汉华是好朋友,他很重义气,答应道:“有他参加,我就参加。” “好,最好你们全家都参加。”郭志浩说:“你看这镇上哪些人能参加,你就联络他们。” “唔,我想一想,晚上找人说说。”许其朋指指镇东北角:“在那个稻草垛旁,就是我的家,晚上你来吧,我在家。” “一定去。”郭志浩说着就脱下鞋袜下田,帮助许其朋干起活来。 “这庄稼活,你也会?” “能行。” 郭志浩虽然是学生,但在家里干过农活,学校放寒、暑假,他几乎天天下地帮助家里人做活。田里地里的活一般也难不了他。许其朋看他在田里做活,倒也像把手,心里激动得不行。许其朋这个人年纪不大,受的苦却不少。他原是乘马岗人,从小因为家里穷,逃荒到了外地,生活无着,当了和尚,后来离开庙门,到了七里坪,给地主家当过长工,抬过轿子,挑过脚,不知受过多少罪和气。有一次,他在财东家做活,多吃一碗饭,挨了一顿骂。有一次,他在财东家的鱼塘边捞了一条死鱼,被罚了两块钱。所以,一提起地主他就恨,他为人很正直,很讲义气,听郭志浩说的一番道理,觉得是个有本事的人,又见他下地做活,觉得是个靠得住的人,心里认定了跟他走没有错。 两个人对对方都充满着信任,因此,在劳动中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许其朋觉得天气很热,就约郭志浩到他家去吃饭: “到我家去,昨天我在河里捞了一点小虾,我们煮虾吃。” “不啦,谢谢你,以后吃饭的机会多得很哩。”郭志浩说:“我们一块来的人,他们肯定要着急的。” “你还没吃早饭吧,哎呀,我这个人真好糊涂。”许其朋直捶自己的脑袋,然后连连啧啧称羡:“真感谢你帮我做了半天活,让你饿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