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类别:其他 作者:钱穆字数:1275更新时间:22/03/16 10:21:29
今按:文史通义其时已有刻本,据柯氏钞本目录原题注下有已刻二字者,盖即指此时刻本而言。文史通义之初刻本惟惜于实斋原注年岁 均已略去,遂不知其撰述之年月耳。其目如下: 易教上中下书教上中下,壬子诗教上下,癸卯杂说评沈梅村古文评周永清书其妇孙孺人事与邵二云论文又与史余村与史余村论文杂说上中 下,庚戌方志三书议此下二篇,以后改入方志略例州县请立志科议余又见别一钞本,即现藏北大图书馆者知先刻文尚有言公、说林、知难、答 陈鉴亭诸篇。北大藏钞本有又与朱少白一书,谓:“通义书中言公、说林诸篇,十余年前旧稿,今急取订正付刊,非市文也。盖以颓风日甚, 学者相与离跂攘臂于桎梏之间,纷争门户,势将不可已,得吾说而通之,或有以开其枳棘,靖其噬毒,而由坦易以进窥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也。”大抵实斋初刻文史通义,仅仅如是。其论学精要文字均未刻,所谓恐惊世骇俗,为不知己者诟厉,决非虚泛言之。而当时对之犹多讥议 ,实斋是年有上朱中堂世叔石君书,谓: 近刻数篇呈诲,题似说经,而文实论史。议者颇讥小子攻史而强说经,以为有意争衡,此不足辨也。 此殆指易教、书教、诗教数篇而言。题似说经,已为时人讥议,故实斋谓即此数篇,尚不欲徧示于人,若其己酉前后所发议论,出而问世 ,羣哄可立起也。观于实斋文史通义一书完成之先后,及其刊布之次第,可以想见学者成学之难,及所以自襮其学之慎。大率成学迟在晚年, 传世期之身后,必如此乃可深切悟得实斋己酉前后论学一段意义及其精神也。北大所藏章氏遗书钞本,有又与朱少白一书,谓:“鄙着通义之 书,诸知己者许其可与论文,不知中多有为之言,不尽为文史计者。关于身世有所怅触,发愤而笔于书,尝谓百年而后,有能许通义文辞与老 杜歌诗同其沉郁,是仆身后之桓谭也。”挽近治实斋学者渐有其人,而此意知者仍尟,良为增慨。 ◇嘉庆二年丁巳,1797实斋年六十。 是年袁子才卒。 二月作陈东浦方伯诗序。三月有答朱少白书,见刘刻遗书补论及戴东原、程易田及洪稚存。 ◇嘉庆三年戊午,1798实斋年六十一。 是年补修史籍考。戊午钞存,有立言有本、述学驳文、论文辨伪、上石君先生书、上辛楣宫詹书、吴澄野太史历代诗钞商语诸篇。又通义 有诗话、书坊刻诗话、妇学三篇,皆为攻击袁子才而发。诗话题注杂订,三史同姓名录序亦称杂订,乃是年作,疑诗话篇亦成是年。其它尚有 书贯道堂文集后、与吴胥石简、读北史儒林传随剳,均称杂订,疑均是今年作品。又按:论学十规在丙辰,第十规即斥袁,已谓别有专篇声讨 ,则攻袁诸篇有成于丙辰前者。书坊刻诗话题注黠陋,又有方志辨体亦称黠陋,乃丁巳年作,疑书坊刻诗话亦或在丁巳也。妇学题注载艺海珠尘,不详何年。 ◇嘉庆五年庚申1800实斋年六十三。 是年庚申新订,有书原性篇后,及横通诸篇。又庚申杂订有浙东学术篇,殆可谓实斋晚年定论也。 ◇嘉庆六年辛酉,1801实斋年六十四。 是年十一月卒。 附:袁简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生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卒嘉庆二年丁巳,1716-1797年八十二。幼有异禀,年十二为县学生。以进 士散馆改知县。初试溧水,调江浦、沭阳,再调江宁,所至有政绩。卜筑江宁小仓山,号随园,退居五十年,不复仕,以诗古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