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混战开始
类别:
其他
作者:
烟哥字数:11751更新时间:23/04/04 17:27:18
业界一直认为,这次新材料行业的重整“来的猛,持续的时间长”。从21年11月初开始的这场行业大战,与其说是针对仙女公司的,倒不如说是大家以仙女为借口发动的行业洗牌,仙女公司成为了舆论上的替罪羊。人们依稀记得,仙女电子成立过程中的几次大战中,只有一次勉强算是仙女公司挑起的,其他两次更大范围的洗牌都是被动接受的,当然这是多年以后人们重新认识仙女的时候才“发现”的。对于这场新材料大战,人们的评论是“仙女的进入在表面平静、内中暗流涌动的市场里投下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早已蓄势待发的各家大公司纷纷以仙女为借口,发动了一场或主动或被动的行业大战”,目的就是洗牌,确定自己在行业内的强者地位,同时保持对仙女公司的竞争优势。但是结果如何呢?
在仙女收购华元公司的七个月后,李梦泽正在进行研究生第二次入学的第四个学期的学习时,这场大战终于爆发了。首先挑起战火的是业界排名第三名的新鹏公司,率先推出了自己的新技术产品,并宣布了公司产品的降价公告,似乎这个多年老三不甘心自己的地位,也似乎这个多年老三要向业界表明他是多么的嫉恨仙女公司,毕竟仙女电子就是把多年老三的百盛电子给最终挤了出去,他决不会重蹈百盛的覆辙。三天之后,也就是11月6日,领头羊新元素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专利技术产品,并同时宣布了公司产品新一轮的价位,紧跟着,排名第二的丰成公司也作了类似的举措,不到十天时间,已经有20多家大公司宣布应战,这让排名在30位之前的华元公司也不得不打起了自己的旗号,“新产品推出去吧,少挣点钱也行”;受此影响,先后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有关公司纷纷向社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也有不少公司“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决不松口!
一家新材料公司的实力,虽然和公司的规模大小有关,但是更与技术有关,最好的就是二者之间的良好结合,有技术而没有资金和市场,照样起不了作用,仅有资金而没有技术,也没人会理他。在这次新推出的产品中,就有一些相当不错的,而且有不少是那些规模并不很大的公司推出来的,这马上就引起了一些资金雄厚公司的注意力,没想到打狼打出了几只兔子来,纷纷向可爱的兔子小姐抛出了大白菜,“吃吧,吃吧,吃了就跟我走吧”,这世上谁也不傻,特别是那些智商高的精英们,有技术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过硬,很难在这场大战站住脚,前辈们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如今能卖个好价钱,摊上个好主家,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特别是能吸引一些大公司的投资更好。于是,不少新材料公司马上从这次竞争中首先得了利,不到12月中旬,已经有45家公司得到不同程度的投资,其中有23家公司集体投入了一些大公司的门下,另一些公司加强了自己的实力,更引起社会轰动的是出现了大量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所谓的百万富翁已经引不起人们的关注了,这是这次竞争中的第一个结果。在这一轮中,新鹏公司投资了收购了4家公司,并控股了5家业界同行,中收益相当丰厚;新元素公司则收购了5家公司,并控股了3家公司,完全符合其行业大哥的身份地位;其他一些大公司多多少少也得到了一些甜品。可是在这些公司中并没有仙女的身影,华元公司根本就没有收购或者控股任何一家公司,在此期间并没有为社会创造一个百万富翁或者千万富翁,更没有一个亿万富翁。
仙女公司一直表现的普普通通,他通过华元公司来表现,而华元只是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和产品价位,虽然其产品算不上突出,但是价位还算合理,尽管利润不是很高,但也不至于入不敷出,还能抗得住,至于扩大规模,则不是朱文俊说了算的,得由仙女总部说了算。仙女公司自然是各界人士关心的一个重点,毕竟他们是这次事件的*嘛;对于那些技术不错、待价而沽的公司,仙女也曾去接触,但是并没有下全力,对方的“要价高了一些”,仙女不愿意这时候出高价钱买风险,实际上,那些公司向仙女报出的价是高了一些,比他们后来的出手价格高,似乎大家认定了仙女公司就是冤大头似的,仿佛仙女就是一个出钱的公司一样,一旦牵扯上仙女,要价就狠了。对于这种局面,仙女总部、尤其是某人毫不含糊,“此等风气不可涨”,何况现在才刚刚开始,这场准备半年之久的风暴肯定不会到此为止,不然也太有点儿小儿科了,大公司准备的几千亿元钱还没有露面呢,现在不过是大规模混战的前奏而已,可得把握好了,别“吃不完兜着走”,那可就赔大了!所以仙女公司出人意外的成了一个旁观者。
仙女倒不是变得仁慈了,她只是有点儿谨慎罢了,这次和前次不同,那时候仙女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以说是能够横着走的,前前后后准备了将近3000亿元,跟谁也有得拼;可是现在就不同了,公司虽然有研究所的技术,而且还相当先进,但是公司形势今非昔比。华元公司在业界排名在25名到30名之间,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收购过来,更重要的是仙女公司没有钱,即使到了22年初,公司账面上也不过660亿元,还有60亿元要支付给华元公司的原股东们,而据透露,西星公司现有资金也不过400多亿元,这使得他们能够动用的资金不过千亿而已。也不是说仙女真的没钱了,至少电子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还是能够拿出来几百亿的,但是电子公司也得应对随之而来的可能的竞争,尤其还要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9分公司中只有东林电子改造的最快,改造的最成功,据说已经掌握了欧亚电子的大部分技术,开始大规模的向中国军工集团提供电子产品,甚至不好意思的展开了和欧亚电子的竞争,其他各公司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打造仙女电子的核心品牌还需要时间。所以,仙女电子也不可能给予总部财政支持,尤其是李梦泽并不要求他们的帮助,于是,仙女公司只有1000多亿元的可以动用,用的放心的也不过800亿元而已,而这些钱,大部分还是西星公司提供的,所以,仙女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仙女公司的不见动作,一方面让大家疑惑,让大家忍不住猜测,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家认同了一个观点,仙女公司这一次是要做大公司的牺牲品了。仙女其实也挺可怜的,互联网甚至出现了一些漫画,意思是仙女伤痕累累,却被几个“养精蓄锐”的大汉拖着进行长跑比赛,这倒也符合实情,确实,各家公司并不因为仙女的克制而有所收敛,市场竞争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笑话,准备了几个月的各大公司,难道会虎头蛇尾,仅仅不到两个月就不干了,散了,那高达几千亿元的聚集资金怎么办,能招之即来,挥之而去吗?那不是和小孩子玩过家家没有分别么,他们决不会就此而罢手的,仙女也好,小公司也好,普通公司也罢,大公司也罢,都得经受一次洗礼,得让大家充分发泄一番,淘汰几个看不顺眼的。其实,大公司也是好心,没看到那么多不成气候的公司么,没看到那么多有才华的人偏要去自己折腾而不愿加盟“连锁店”么,不教训教训他们,他们又怎么会知道这商场的艰难,焉能老老实实的听从强者们的指挥!
也不管什么新年不新年了,不就是元旦么,中国人看重的还是春节,于是从12月底到年初,新材料市场还是竞争不断,到1月初的时候,已经有几家公司又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以及降价措施;但是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新产品能够推出来的,更多的是宣布新的价位,华元公司也宣布了他们的产品的新价位,并没有推出新产品,市场因为这一次的降价浪潮而涌动起来!就是在这一片沸腾声中,李梦泽进行了第四个学期的考试,还行,老教授挺满意,都是80多分,相当不错了,这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不简单啊,“在如此形势下,还能考这么多”,只是随即又一次提交了休学申请,再一次请求“暂时修学”,结束了长达两年的求学之旅。身为仙女公司老总,他不能够总是躲在一边看热闹,公司虽然没有他的管理还能够运转,但是没有他的领导,将不能进行大胆的投资,即使他只是起到一个形象、一个号召力的作用,在这与未来密切相关的时刻,他还得站出来。他必须得站出来,必须得站在仙女的第一线,为他的公司,为他的员工,为他的女人分担一分力。离开学校的李梦泽首先来到仙女大厦,和大家见面后,然后就近来到了仙女电子总部,和各位员工照了面,第二天就赶到了位于B京北郊的华元公司,和各位领导以及管理人员见面,在朱文俊陪同下视察了生产车间,并进入了研究实验室……虽然这一连串的活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举措,但是影响不小,仙女总部都知道老总又回来了,而华元公司上下也终于亲眼见到了他们的真正的老板……
春节期间,大家自然是休战,残酷的商战也挡不住春节的繁华与热闹,不管市场多么复杂多变,人们都得把这个节日打扮的喜庆一些。春节过后,华元公司率先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以及价位,掀起了新一轮的竞争浪潮!人们还没有从春节的欢乐气氛中走出来,就收到了仙女公司的挑战信,这使得业已激烈的市场进一步激化。本来,这次竞争打的就是仙女的旗号,是为了挤压仙女公司的,前几个月,仙女公司也在苦苦低档,从来没有主动过;但是春节过后,仙女竟然来了个反客为主,主动发起了反击,这让大家耳目一新,迅速静下心来,细观战局,大家才发现,仙女老总已经重新回到了仙女公司,已经在亲自指挥仙女的投资了。难道仙女公司前一阶段的忍让就是因为老总不在?难道仙女公司有了什么新的武器,难道仙女公司想对抗整个行业?人们纷纷猜测,但是仙女既然已经发起了挑战,那么各大公司焉能不配合,相对于前一阶段的躲躲闪闪,藏藏掖掖,各家公司都拿出了的最新产品以及新一轮的产品价位,准备在搏击中击败仙女公司,最好是把他打服,顺便也收服其他的公司。这一次的竞争比前两次都要猛烈,不仅产品的技术大幅度提高,而且价位降得更多,这就显示出各家公司的优劣来,大公司毕竟是大公司,远不是小公司能相比的,华元公司的产品是不错,但是其单一的品种,相对于大公司的系列性产品,就显得有些寒碜了。而产品的价位更加低了,一时间,人们忘了这就是高科技产品了,新产品哪有如此便宜的,这还是最新推出的吗?是,当然是,只不过现在不敢卖高价钱而已,但是过不了多久,价格肯定高的惊人,“赶紧买吧”,专家们如此说。各家公司仿佛在进行产品推出比赛,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新式武器不断涌现,迅速投入战场,然后改进,提升性能,接着更新换代。在商战中也一样,各公司不断推出新的品种,紧跟着就更新换代,大量的科技投入,巨额的广告费用,加上生产管理费用,一家一家的进行着亏损交易。从2月到3月,再从4月到5月,丝毫没有停息的迹象。
到四月底,在李梦泽的指挥下,仙女公司外联部轻骑四处,开始接触一些逐渐抵挡不住的新材料公司,他们看上眼的都不是一般的公司,几十亿规模公司的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看中的都是数百亿元规模的大公司。五个谈判小组,传回了两个“情况良好”的消息,先后有两家公司同意了仙女的价位,并跟仙女公司签下了初步收购协议。仙女公司收购同行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两笔数额高达600亿元的合同,很快就被媒体捅了出来,“仙女350亿收购华科,骏达250亿卖给仙女”。5月10日,仙女公司和这两家公司正式签约,300亿元的第一批合同资金当日支付,剩下的资金一年后支付,这样,开战7个月来,仙女公司首次出手,小鱼吃大鱼,同时吃下了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排名都在20位以内,其中华科公司更是排名业界第15位,这使得仙女公司在新材料行业拥有了3家分公司,总资产达到了760亿元,业已进入新材料公司前十的行列,市场影响大为提高。对于仙女公司的重资收购,分析家们纷纷发表评论,对未来局势进行分析预测;市场也很快做出反应,几家大公司加快了收购步伐,试图争得本轮竞争的先机。6月初,新鹏公司投资280亿元收购了一家公司,该公司排名业界17位,新元素公司也收购了一家200亿元的公司,丰成公司的手笔更大,将排名业界第13位的位于青岛的一家公司收入囊中,这家公司的资产高达400亿元(母公司产业撤退,和丰成公司的关系非同一般),还有几家公司以参股的方式控股了实力比较弱的新材料公司。两轮下来,成绩最突出的自然是几家资金比较充裕的大公司,新元素公司收购投入达300亿元,新鹏公司投入了380亿元,而丰成则投入了400亿元,在这几家公司中,丰成的收入效果最佳,实力增长的最突出,而排名靠前的几家公司都进行了参股或者收购,确保其市场排位不动摇。仙女公司增长最迅速,从排名前30位,一下子挤进了前十的行列,这丝毫不出行家们的预料;在他们看来,如果仙女公司不能迅速的挤升到前十的行列,那么就不符合她的社会地位,也可以说是在这次洗牌中失败。
对于这次“分成”,仙女公司上下无不欢欣鼓舞,负责人们大出了一口气,但是深知内情的一些人,却知道高潮还没有到来,真正的大餐还在后面,更多的路还等着仙女走呢。就在6月份,第三笔贷款300亿元低息贷款已经到帐,使得公司现有账面资金达到了600亿元,这还不够,他们又向银行申请了500亿元的合同贷款。虽然上次的400亿元根本就没有动用,但是银行还是热情接待了这个大客户,毕竟仙女公司高达几百亿元的资金总是放在他们那里,银行也知道这次是不可能“请而不用”了,至少能得到一些利息吧!何况,像仙女这样的优质大客户,可是非常受欢迎的,这使得仙女公司手中拥有了高达1100亿元的可用资金,看谁放马过来,仙女公司定将其斩落马下!
对于新收购的两家公司,仙女公司不敢予以信任,华元公司也没有能力约束对方,所以,仙女公司也只好随其表现。骏达公司的总经理是公司的一个比较大的股东,仙女公司只好把其副总经理提升为总经理,继续领导公司工作,并派驻科技部以及研究所的一些人员;而华科公司的副总经理干脆走人,似乎是不愿意在华元的领导下工作,仙女也无可奈何,他们可以收购人家的公司,却不能够收购人心,只好暂时任命了管理部长担任副总经理,算是暂时安定下来。仙女收购,最重要的要看公司的技术以及发展方向,一旦收购了,就派遣科技部有关人员进驻公司的研究所,一方面控制技术资料不被外泄,另一方面吸收这些公司的技术,为自己的研究所所用,同时收揽这些的人心,尤其是研究人员。华元公司的规模比较小,不适宜直接控制新收购的两家公司,何况,华元公司又是仙女公司进行市场大战的主阵地,新收购的公司很大程度上一经退出了这次市场竞争,以整合为主,尽量避免一些不应当的损失。一个公司如果不敢应战,那它的市场地位、声势就会严重降低,这是许多公司不得不赔钱应战的原因,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已经失败,那么市场还是可以原谅的。市场可以原谅一个公司被打倒后再站起来,但是不会容忍一个公司不敢应对市场挑战,这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是一样的。
在6月份进行收购的不仅仅是这几家较大的公司,还有一些公司易了主,更有两家公司被国际公司收购过去,这两家公司都是排名前20的公司。到月底,排名靠前的公司,除了有一家公司被仙女给挤出前十的行列之外,都还没有易主,绝大多数还增强了实力。变化最大的是排名前20的公司,10家公司中有8家已经易了主,而排名前30的公司,也有5家公司不见了影子;这就是说,经过8个月的大战,已经有13家排名前30的公司失去了自主权。现在,除了华元公司,仅有排名前12位的公司还安然无恙,其它公司要么已经被参股,或者被收购,可见市场竞争有多惨烈。排名前30位的公司,除去仙女,仅有15家公司还能继续以原公司的名义存在,这使得媒体惊呼这次竞争的惨烈,称这是近年来的“最惨烈的行业洗牌”,比当年的电子行业洗牌,一点儿也不逊色,当然,行家们还有话没有说出来,“这件事还不知什么时候结束”呢!
大家纷纷把目光对准了已经下了不少本钱的大公司,除去国外背景的两家公司不说,如今还有13位强者毅力不倒,专家们对各家公司的财力进行评估,预测其可能的出手目标,仙女公司当然更是重点。大家知道仙女公司已经从银行合同贷款了500亿元,也知道她手中还有一些钱,但是200还是300,大家不清楚,估计也就是800左右,那么还能再收购一个比现在规模稍大一点儿的公司了,这使得一些人充满了期盼。除去仙女公司,大家对另一家排名第九的公司也期盼不已,这家名为龙佳的公司虽然没有仙女那么抢眼,但是两轮下来,竟然投资了320亿元,收购了一家200亿元的公司,参股了五家公司,实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现有排名,据说已经上升到了第6位,超过了仙女的排名,成为这次竞争中的一匹黑马。这次收购规模非常巨大,总涉及资金达到了4000多亿元,除去仙女和国际公司的投入,也有3000多亿元,使得新材料公司出现了聚堆的现象。6月份以后,新材料行业里资产超过1000亿的公司达到了4家,领头羊新元素公司更是达到了2000亿元,而排名第十位的仙女公司资产也达到了760亿元,即使是排名第13位的公司,资产超过了550亿元。大公司资产规模都非常庞大,以他们手中的现有资金,很难吃掉对手,但是他们手中大多还有资金,并不甘心如此的洗牌;尤其是仙女公司,她也肯定不愿意排在业界前十的末尾。于是,行业巨头们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又一轮的争夺,这一次,他们把目光对准了前一阶段的那些胜利者!
地一把二十三章面对失败
经过了8个月的残酷争夺,一些公司已经心满意足了,巨大的持续性科研投入,严重的拖住了公司的资金周转,加上抢得先机吞食了丰厚奖品,更使得他们不愿意持续下去了,大家似乎忘了最初的目的,准备就此收手了。但这只是一些公司的一相情愿的想法而已,还有一些公司并没有吃饱,尤其是一些大公司,他们是有能力掀起市场大战的大公司,而他们才是场真正的主导者。前一阶段的竞争,虽然涉及资金达4000多亿元,但是实际支付不过2000多亿元,还有近2000亿需要延后一年再支付,更重要的是三大巨头仅仅使用了1080亿元的合同资金(实际支付了600亿元),这点资金在他们而言算不了什么,尤其是有几家公司趁乱裹走了一些让他们眼红的吞食对象,让他们如何能咽下这口气;何况,这场大战才仅仅持续了8个月时间,这点时间太短了,短得不能让一些公司“伤筋动骨”,于是几家行业巨头又一次掀起了竞争的狂潮,目标直接对准了前一阶段收获颇丰的那些大公司,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巨头们不愿意就此为止,仙女公司也不愿意就此为止,秘密储备的800亿资金就是为此而来的,焉能就此停手?于是,仙女公司紧随其后,也进行了炮火支援。
排名靠前的几家公司的攻击,使得大公司们纷纷叫苦不迭,原本以为已经该歇手的市场,又燃起了战火,而看势头,似乎是冲着他们而来的,来不及整顿新收购的公司,更来不及庆祝,7月初,各家公司被迫卷入了新一轮市场大战,这场大战,比起上轮大战,来得更加猛烈,更残酷,更让人们意料不到。到9月份,战火已经重新燃起了两个月,这时候,跟得正起劲的仙女公司最早收购的华元公司总经理突然宣布辞职,离开了华元公司;而几乎同时,丰成公司宣布聘请朱文俊为他们新手购的公司——明达公司的总经理。一时间,仙女公司进入了开战以来意想不到的危机,被人“从内部捅了一刀”,公司的管理高层跳槽的事件不是没有出现过,甚至出现过不少集体跳槽的事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这样的事情,非常令人震惊。面对这个变数,仙女公司迅速做出反应,对丰成公司的背离市场规则的做法“表示遗憾”,并做出了仙女各公司“永远不欢迎原华元公司总经理朱文俊”的声明,紧跟着与这场大战无关的西星公司也对丰成公司的做法和朱文俊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质疑,并宣布了西星系各公司“永远不欢迎朱文俊”的公告,类似的公告东林集团也迅速做出。一时间,丰成公司和朱文俊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尤其是朱文俊,人们还记得仙女公司对其是多么的信任,“背叛”这个词很快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为解决朱文俊问题,仙女公司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承认在当前形势下朱文俊的背叛给公司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李伟森重复向记者说出了“背叛”两个字,但是,“仙女公司有能力将这次竞争继续下去”,表示即使华元公司扛不住了,也不能表示仙女输了,并举出仙女电子的例子,告诉人们仙女公司不怕被打烂,即使倒下了,还能迅速站起来;紧接着,仙女任命该公司副总经理为新的总经理,继续领导公司进行市场大战。
朱文俊的背叛,给仙女公司的社会声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对华元公司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虽然公司其他部门,尤其是科技部还没有出现异常,但由于朱文俊在华元公司根基深厚,使得许多人惶恐不安。对于员工们的忧虑,在杨华的陪同下,李梦泽亲自进行安抚,表示“个别人的职业道德并不影响”其他人的形象;面对员工们的不安,他当着大家的面对朱文俊进行了表扬,指出当初之所以收购华元公司,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朱文俊的个人能力,“无庸置疑,他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工作也是非常突出的”,他所进行的“一系列公司政策和一系列人事变革都是正当的”,也“经过仙女总部的承认”,从根本上解除了大家的不安。但是,他也表示,任何恶意离开仙女所属公司的人,都会被仙女公司所不欢迎,“正常的人事变动公司给予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华元公司的民心,稳定了仙女新材料公司唯一支撑场面的公司的生产运营,总算让她在这场市场大战中没有趴下,站到了最后的一刻。
朱文俊的背叛,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公司纷纷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核查,防止仙女事件重演。相对而言,他们更担心公司出现类似事件,毕竟仙女收购华元的时间比较短,才仅仅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又是连续大战,来不及整顿,而如果他们那里若是出现类似的事件,说不定立时就会垮了,说没就没了。一时间,商场上风声鹤唳,刀光剑影无处不在,弄得一些人叫苦连天,可是也没办法,大家只好就这么挺着。倒也没有公司出现类似的领导人跳槽事件,只是发现了一些工作人员充当间谍的现象,还闹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一直到10月底,朱文俊事件的影响才大致消除,而市场大战则一刻未停。
假如是一家上市公司,那么此次事件可能会使他的股价暴跌,即使不是上市公司,一个公司的最高负责人的跳槽也会使他的市场声誉下跌,就是仙女也不例外。人们不禁要问,丰成公司给了什么样的许诺,使得仙女这么有影响的公司也未能留住人才,仙女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朱文俊对仙女有什么不满,还是这位业界人士不看好仙女……各种各样的猜测接踵而来,仙女公司又一次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迷。一个人敢于拒绝仙女公司,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不管人们对仙女公司及其高层领导有什么看法,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仙女公司是中国最有实力的大公司之一,其庞大的产业组合,足以和一些发展几十上百年的公司相媲美,是公认的最有吸引力的公司之一。就在人们的猜测声中,仙女在11月上旬又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一种崭新的从没有出现的新材料产品,而推出产品的是华元公司,这个总经理刚刚离开的、人们对之猜测不断的公司,并直接推动了新一轮竞争的到来。
仙女在华元公司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业界还是比较震惊的,对这个发生丑闻的公司,大多数人是不赞成的,或者说是不敢立即信任的,不知道公司里面是不是还有不稳定因素,不可能仅仅总经理跳槽,作为一个经营多年的重要人物,朱文俊不可能没有心腹,仙女公司应该能够想到这一点,但是为什么还要在公司推出新产品呢?另一方面,行家们都看出来新产品并不是有华元公司研制出来的,其技术含量明显高出先前推出的产品,“至少高出了一代”,这不是华元的科研力量能够做得出来的,但是仙女公司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一旦技术泄密,岂不是损失更大!其实,仙女是有苦自己吃,不得不冒这个险。一方面,华元公司已经没有新产品可以继续推向市场,一时半刻根本就研究不出来;另一方面,公司员工人心浮动,若不采取非常措施,很难赢得员工的信心,民心一旦散了,这个公司就算完了,其后果要比另两家公司要惨重得多,至少他们现在还保持着对仙女的某种信心;第三,仙女公司也需要推出自己的产品,重铸市场声誉,要让人们知道仙女并不是只有资金,她还有技术,有业界领先的技术;第四,新产品也只能在现有的三家公司中推出,华科和骏达正在整顿,不可能马上投入使用,而一旦启用一家公司,另一家公司就会有意见,更会使华元公司员工意识到总部已经不再信任他们,加速员工的离心。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仙女公司把研制出来的新产品由华元来推出,既挽回了公司员工的民心,又向市场表明仙女公司对下属公司的信任,绝不会因为个别人而置大家于不顾;当然,公司也加强了对新产品的保护力度。事实上,仙女公司新产品的推出,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市场重新认识了仙女,认识到仙女公司不仅有钱,还有技术,一些人还把仙女公司的几个研究所一一向大家作了说明,使得业界对仙女公司刮目相看,尤其是一些已经被收购的公司,更是欣喜不已,研究人员纷纷对总部的研究所充满了期待。另一方面,华元公司上下可谓是极为兴奋,不管怎么说,总部并没有抛弃他们,并没有怀疑大家的忠诚,一些曾经有某种想法的人们也心生感动,有些散乱的心重新聚拢,开始自觉的维护公司的利益,这直接导致了华元公司的稳定。
对于仙女公司的新产品及其价位的竞争态势,各大公司纷纷采取相应措施,拿出自己的新产品或者宣布自己的价位措施,整个11月间,各公司纷纷嚷嚷,拿出自己的真实功夫大干特干。整个市场更进一步狂乱起来,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开始叫苦不迭,巨头们则纷纷盯上了对手,准备伺机吞噬。到12月底,各家公司还在坚挺,科研经费继续投入,广告也尽量的投入,生产还在尽量的维持,但是不少公司已经被狠心放弃,一切都在一种情愿或不情愿下进行着,到了23年1月份,这场竞争还没有消退的迹象,而此时,已经持续15个月了。这场大战时间延续之长,远远超过了几年前的电子行业大战,但是即使是先前发起战火的公司,也已经控制不住了,各家公司忧心忡忡,并把这失去控制的市场带进了春节。或许,春节过后,这场竞争就会烟消云散了,毕竟春节不同,大家都要庆祝合家团圆。可是,没有人能够安心过年,即使是向来对春节比较重视的李家大院也没有像往常那样轻轻松松;而仙女公司的一些部门人员则根本没有停止工作,时刻保持着大量人员的工作状态,比如咨询部和策划部都实行轮换值班,每天都有至少一半的工作人员在坚守岗位。春节过后,大家发现市场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一切照旧”,各公司不得不再一次强自支撑着,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3月初,直到有一家公司忍受不住,将吞吃进去的又吐出来为止!
首先向外吐的就是排名第11位的公司——青鸟公司,这家位于北方的大型公司的股东忍受不了市场糟糕的状态,被迫吐出了一年前收购的价值200亿的公司,现在仅仅作价195亿元,短短9个月时间,这家什么也没有做过的公司,就缩水了5亿元,而吃下这家二道公司的正是这次大战中冒起来的黑马——龙佳公司。龙佳公司是这次竞争中的一匹黑马,在大战前,他以600亿元的资产排在各大公司的第九位,仅仅比第十位的公司多出20亿元的资产,但是在收购中却声势惊人,在又投入195亿元之后,以资产1120亿元排在了业界的第五位,仅仅比第四位的公司少了70亿元的资产,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胃口到底还有多大!一家公司扛不住了,并不表示其它公司也抗不住,但是有一家公司向外吐,就会有更多的公司向外吐,到3月中旬,已经有多家公司表示有意吐出原来所收购的公司,但是没有公司明确表示接收,不是不想接收,大家是在等更好的价位,等待对自己更有利的时刻;而直到4月初,还没有一家公司进行交易,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感到沉闷的春天,紧张的竞争让人喘不过气来!
据专家们预测,仙女公司是其中财政最好的,手中的资金达到了800多亿元,而且他是经过一年多竞争损失最少的公司,由于只由华元一家公司在支撑,花费要小得多,才仅仅亏损了40多亿元而已,但其它公司就亏损的比较多了,排名前三强的公司,至少200亿元,甚至达到了300亿元,排名前十的公司,平均每家公司亏损在100亿元以上,整个行业至少亏损了3000亿元,使得各家公司都感到吃不消。为了应付这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大战,大家都在强自支撑着,一些公司在犹豫该不该向外吐,一些公司在犹豫能不能吃进。这时候,国际公司异常活跃,而他们谈判的重点都是些大型公司,而谈判的大都是母公司的收购,并不是他们先前吃进的小公司,这使得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担忧,担心会引起国际公司的全面渗透。本来国际公司就在国内有代理公司,甚至有分公司,如果再让他们控制一些大型公司,许多人纷纷表示“难以接受”,为此,人们呼吁“停止互相残杀”的内部争斗。但是商场竞争不是你死我活,大家已经收不了手了,只能磨下去,直到一家公司或者几家公司精疲力尽为止!到了月底,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新材料行业出现了一次雪崩,这一次,高达12家公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易,其交易的程度之深以及交易的金额之大,深为业界人士震惊。
经过4月底的雪崩,5月份,天色终于放晴,作为一个高科技行业,新材料行业又一次成为一个赚钱的产业。高科技公司的高风险性,成败在一念之间真实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大战过后,各家公司纷纷抚mo身上的伤口,一些公司资产大增,声威大振,而另一些公司则不得不交出辛苦得来的公司,还不得不贱价出手,甚至一些公司黯然出局。这次新材料行业的大竞争,历时18个月之久,有上百家新材料公司参与,多家国际公司趁机进入,国内大型公司悉数卷入,排名前30的公司超过一半被连根拔起,沦为其它公司的附属子公司,交易金额超过6000亿元,成为历年来公司吞并之最,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前几年的电子行业。在这场生死大战中,仙女公司携巨资跨入,并最终登上了三强的宝座,成为新材料行业的又一面旗帜;同时,龙佳公司也出人意料的在滔天大浪中成长起来,成为业界的另一个重量级的公司。
各家公司已经在长时间的竞争中伤痕累累,市场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是这场行业大战会到此为止么,新材料行业又将何去何从,各家大型公司能满足眼前的成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