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365网
|
手机女生版
|
手机男生版
|
客户端下载
最近阅读
我的书架
|
登录
注册
首页
全部作品
排行榜
三余365网
>
其他
>
明月台
明月台
烟水散人 著
类别:
其他
状态:
连载中
总点击:
895
总字数:
28926
全书十二回,有清代抄本。书署“烟水散人着”。内容:作者以裴既寿、甘百善一反一正角色的故事,诉求本书主旨:逆子绝天伦,佳儿金榜登。
收起
展开
点击阅读
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
(0章)
全部目录
第12回 甘百善洞房花烛
更新时间:23/03/02 11:04:18
作品评论区
(0条)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请先
登录
|
注册
0/1000
字
发表
签约作家
烟水散人
作者有话说
亲亲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哦!
同类推荐
戴望舒诗文选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魏尔伦的译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引起轰动,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
冥报记
《冥报记》是唐代纪实故事,作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即据此本排印。唐临《冥报记》[1] 作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是唐代纪实故事集.此书在中国亡佚已久 ,而今本《北梦琐言》又不载<僧义孚>条.故关于此条的归属问题,前人及当今学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近人杨守敬曾从事《冥报记》的辑佚工作.他以日本三缘山寺本为基础,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中辑录《冥报记》佚文.所辑佚文分为六卷, "唐僧义孚"条被收入卷六.李剑国先生在《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中说:"按<北梦琐言>今本不载,林艾园校本所辑逸文亦不收此条,当出《冥报记》.杨目辑入卷六.僧义孚贪污写经钱帛受报身死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198页)但据岑仲勉先生《唐唐临〈冥报记〉之复原》一文考证。 杨守敬辑出的部分佚文,却并非唐临所作,"唐僧义孚"条即被列为"未能认为临书者"(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1947年,190页).侯忠义先生在《隋唐五代小说史》中指出:"岑仲勉《唐临冥报记之复原》,对杨辑本逐条加以复核,纠谬补遗,可谓《冥报记》的校定本."但他在"《冥报记》宣扬佛法灵异"后所举例子中,又提到已被岑先生排除了的《僧义孚》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162页,163页),令人费解.方诗铭先生在《冥报记》附录《杨辑冥报记佚文辩伪》中,说明了唐临不可能创作《僧义孚》条的理由:"本条说:‘俾赍钱帛诣西川写藏经’,‘西川’指‘剑南西川’,方镇置于肃宗至德二年,唐临卒于高宗显庆四年,《冥报记》中不可能出现‘西川’之称.因此,本条虽不见于今雅雨堂本《北梦琐言》,但当非唐临书.现不入辑."(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广异记》,中华书局合订本,1992年,100页)这一理由十分充足,堪称定论.从《太平广记》的版本流传情况来看,此书宋刻本今已不存,明嘉靖时,谈恺据抄本刊刻,流传始广.近人汪绍楹以谈恺本为底本,以清陈鳣校残宋本、明沈氏野竹斋钞本及明末许自昌本、清黄晟本为参校,整理出一种较好的本子。 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即据此本排印,1961年中华书局改正若干排印错误后,重新出版.汪绍楹的整理工作十分有价值.周勋初先生在<唐人笔记小说考索>中指出:"汪氏在许多条文后加有按语,介绍明钞本中所标的书名,每与谈恺本不同,而明钞所标示者常是更为可据,故甚有参考价值,不可忽视."(《周勋初文集》第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02页)方诗铭先生在《〈冥报记〉辑校说明》中亦认为:"谈刻以下各刊本《广记》,如卷一一六《僧义孚》条引《冥报录》, 卷一二九《王范妾》条引《冥报志》,杨氏皆辑入目录;而野竹斋钞本,第一条作‘出《北梦琐言》’,第二条作‘出《还冤记》’,是正确的."(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广异记》,中华书局合订本,1992年,13页)两先生所言颇有道理.如《太平广记》卷二三九《苏循》条后注云:"出《唐书》,明钞本作出《北梦琐言》"卷一○八《巴南宰》条后注云:"出《述异记》,明钞本作出《北梦琐言》."卷五○○《杨蘧》条后注云:"出《稽神录》,按见《北梦琐言》卷五."经查核,这些条目均出自《北梦琐言》.其中,《苏循》条出自卷一○《崔雍食子肉李佋苏循附>,<巴南宰>条出自卷九《韦宰相功德验陈微附>,<杨蘧>条出自卷五《阳朔山水》.基于此,笔者认为,《僧义孚》条应被视为《北梦琐言》的佚文。
红楼梦
《红楼梦》,文中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成书于清朝乾隆中期甲戌,1754年,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并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时代和国界,是世界文学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甚至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三国演义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主要讲述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但即便被誉为"中国第一才子书",它也并不是尽善尽美,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疏漏。袁银波的这本共六十九回的本书正是以《三国演义》为基础,以信使为结构,以虚构为驰骋,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大胆有益的补缺和拾遗。